不放回抽样与放回抽样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在抽样中,如果每次抽出个体后不再将它放回总体,称这样的抽样为不放回抽样,如果每次抽出个体后再将它放回总体,称这样的抽样为放回抽样,实际抽样时多采用不放回抽样,以上介绍的三种抽样方法均属于不放回抽样,而放回抽样则在理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例1 某乡镇有12个行政村,现考察其人口中癌症的发病率,对其进行样本分析,要从3000人中抽出300个人进行样本分析,问应该采取什么抽样方法较为合理?并简述抽样过程.

问:一般情况下每个村癌症发病率是有差异的,各村的人口数量又有差别,于是可认为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可采取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较为合理.

具体实施过程是:将3000个人按12个村分成12份每份250人,然后从每村的250人中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5人,每人被抽到的概率为,然后再把各村抽到的25人合起来,就抽出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

例2 某校有高一学生400人,高二学生302人,高三学生250人,现在按年级分层抽样,从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90人的样本,求应该剔除多少人?每个年级分别应抽取多少人?

解 总体人数为400+302+250=952(人),

∴从高二年级中剔除2人,所以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中分别抽取80人,60人,50人.

例3 某政府机关有在编人员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70人,工人20人,上级机关为了了解政府机构改革意见,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试确定用何种方法抽取,请具体实施抽取.

解 因为机构改革关系到各种人的不同利益,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为妥.

∴从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抽取2人,从一般干部中抽取14人,从工人中抽取4人.

因副处以上干部与工人都人数较少,他们分别按1—10编号与1—20编号,然后采用抽签法分别抽取2人和4人,对一般干部70人采用00,01,02,…69编号,然后用随机数表法抽取14人.

上一篇:分层抽样 下一篇:总体分布的估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