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一定要分清什么物质是溶质,什么物质是溶剂;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例 将1.2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制得15g氯化钠溶液,求此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此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注意 计算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按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当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增减时,溶液的质量可在原溶液质量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增加(或减少)的溶质质量和溶剂的质量.当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改变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相应改变.其变化规律是:
1.当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时,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当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时,溶液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3.当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时,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4.当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时,溶液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5.当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等比例改变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例 将80克20%NaOH溶液加入20克NaOH或加入2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解 加入20gNaOH后,
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入2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加入20gNaOH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加入2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
上一篇: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一篇:有关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