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观点的应用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有的可直接构成物质,有的构成新的分子.例如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其实质是:氧化汞分子分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许多的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的氧分子构成氧气.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是物理变化;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发生了改变,所以,电解水是化学变化.

例1 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答案 B

3.分子、原子性质的应用:(1)根据分子、原子的运动性解释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2)根据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气体受压体积缩小等现象.(3)根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例如:冰与液态水混合在一起时,只有一种水分子,是纯净物;而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是混合物.

例2 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时可以撒一些硫粉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________.

【分析】 汞属于金属,直接由原子构成,原子之间具有间隔,当外界温度升高,其间隔会增大,体积会膨胀,所以,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

答案 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