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的计算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Q=cm△t.

式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热量(单位:J);m表示物体质量(单位:kg);t表示末温,t表示初温;△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单位:℃).

注意 1.区分温度变化的两种说法:“温度升高到或温度降低到”均是指物体的最后温度——末温t,“温度升高了或温度降低了”是指物体的温度变化量△t.

2.若题中出现有多个(3个以上)物体同时发生热交换,应认真分清哪些物体是吸热的,哪些物体是放热的,并用上标或下标来区分.

例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大

B.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1/2

C.冰化成水,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对于确定的物质,其比热容与质量无关

分析与解答 比热容是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放出)热的本领的大小,它是物质属性之一,其大小与物质质量、吸热、放热、无关.但对同一物质,如果其存在状态发生改变,其比热容一般也发生变化,如c=2.1×10焦/(千克·℃),化成水后,c=4.2×10焦/(千克·℃),故答案为D.

例2 质量为0.5千克铝壶中装有20℃水3千克,要把壶中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c=4.2×10焦/(千克·℃),c=0.88×10焦/(千克·℃)]

分析与解答 给水加热,烧开水的过程,不仅水吸收热量,壶同时也吸收了热量,而且要注意铝壶与水发生热传递,它们的初温、末温相同.

水吸收热量

Q=cm(t-t)=

4.2×10焦/(千克·℃)×3千克×(100℃-20℃)=1.008×10焦.

铝壶吸收热量

Q=cm(t-t)=

0.88×10焦/(千克·℃)×0.5千克×(100℃-20℃)=3.52×10焦.

Q=Q+Q=1.008×10焦+3.52×10焦=1.04×10焦.

上一篇:比热容 下一篇:内能的利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