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改变越大.

单位:焦耳(J).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 实质:其他形式的能量与内能间的相互转化.

结果: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2)热传递 实质: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间)内能的转移过程.

条件: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差为零(达到热平衡).

注意 (1)内能是对整个给定物体而言的,是指该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能量总和用物体内一个分子或几个分子的情况是不能说明物体内能情况的.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的多少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大小有关,还与物体的物态(固态、液态、气态)有关,如:等质量,温度均为100℃的水和水蒸气的内能不同.

(3)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温度差只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发生热传递也不是能量从内能多的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4)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不能说成“相同”、“相等”、“一样”),但又有本质区别,因为,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是物体的内能与外界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了相互的转化;而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是物体间的内能在相互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变.因此,在热学中,功和热量都是能用来量度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量.

(5)内能与机械能是自然界中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取决于物体内部的所有分子,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机械能则是物体机械运动及相互作用具有的能量,取决于物体的相对高度、运动及形变状况,例:抛到空中飞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构成球的机械能.球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而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因此,球在具有机械能的同时还具有内能.

两者无直接关系,即内能大的物体,其机械能不一定大;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也不不定大.物体的内能永远是大于零的,且不能测量,而机械能可以为零,且可以测量.

联系:两者通过做功可以相互转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