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脉论
伤寒,症有表里阴阳四大关节,脉有浮沉迟数四大分别。夫浮则为表,沉则为里,迟则为寒,数则为热,此以浮沉分表里,迟数分寒热者也。夫伤寒,热病也,其脉必数;中寒,阴症也,其脉必迟。若见数脉,即症在阴经,亦是阳邪传入之热病;若见数脉,即手足厥冷,亦是热深厥深、阳症似阴之假像。故治伤寒,一见浮数,此是表有邪热,当照三阳发表治之。若一见沉数,此是里有热邪,即表症急者,虽先治表,然亦禁辛温而用辛凉双解之法;
苟表症一解,即当清里。此以脉之发现二条而论也。若沉伏之脉,有三条分别。有阳症脉沉伏,非阴症里寒也,阳邪内伏,不得作汗外出,禁用寒凉,只宜升散表邪,则汗出而脉亦出。又有阳症脉微,此正气虚微,不得作汗,用发表之药,以散阳邪,加人参少许,助正气虚微,则散表之药,得人参愈能散表,虽阳症阴脉之死症,如此治之,亦有得生者。又有脏气虚寒,脉见沉迟,此阴症中寒也,急宜温经救里。此以沉脉中,别出伏邪、正虚、阴寒三条者也。夫阴症脉沉者,沉而迟漫分明者也。伏邪脉沉者,沉而伏匿,急数模糊者也。正虚脉微者,不拘浮沉,脉来衰微,按久无力者也。故凡迟漫分明者,里寒也。沉伏不出者,表邪不得发越也。阳症脉微者,邪盛正虚也。今有阳邪之症,而见沉伏之脉,误认阴症而用温热,阳邪内发,死不旋踵。若见烦躁不宁,误用寒凉,则表汗抑遏。故切脉之道,先分症是何症,然后以脉消息者也。夫脉沉当下,若表症急者,仍先散表。脉浮当汗,若里有热者又不得不和解表里;下症急者,又不得不双解表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淳于意:首创诊籍
- 淳于意是首创诊籍的神医,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淳于意在西汉文帝时代,齐国有位著名的医生叫公乘阳庆,他身边有个伶俐勤奋的年轻人,时常
-
- 孔子出谜题
- 据说孔夫子有一天在堂前给学生讲课,在灶下烧火煮饭的颜回和子路却为一个字的读音争执了起来。孔夫子过去为他们做出裁决后,回到堂前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