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黄苔黑中舌
舌见黄中黑至尖者.热气已深.两感见之.十当九死.恶寒甚者.亦死.不恶寒而下利者.可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主之.
(图缺)
【介按】两感者.即阴阳俱伤、表里同病也.如太阳与少阴同病.则头痛与口干、烦满.阳明与太阴同病.则身热、谵语与腹满、不欲食.少阳与厥阴同病.则耳聋与囊缩而厥.三阴三阳俱受病则水浆不入.昏不知人.六日当死.是即内经所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之症也.兹以伤寒之邪.郁久化热.由三阳而转入厥阴.故见舌苔边黄而中黑至尖.此时热烁肝液.内风已动.九窍将闭.本属坏症.故曰十当九死.至若恶寒亦死者.即张仲景所谓“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亦即“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之候也.不恶寒而下利者.是阳明合并厥阴之热.渐耗肾液.致肠中燥矢迫水下流.而自利清水.故用调胃承气汤.清胃热而下燥矢.此即张仲景所谓“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症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上一篇:第三十·黄色黑点舌
下一篇:第三十二·边红黑心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