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主观主义学派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客观主义学派的对称。刑法理论之一。主张刑罚的轻重应以犯罪人的内在性格,即其主观恶性和反社会的危险性大小为标准,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大小仅是犯罪人危险性格的表征,在论罪科刑上无足轻重,不必过分重视。主观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叶,其基本论点是,(1)犯罪并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抉择,而是由于个人的生理或心理素质异常和社会环境原因所致,为减少犯罪,于实行良好的社会政策的同时,必须区别犯罪人类型,根据其恶性大小、反社会的危险性的强弱,确定有针对性的刑罚或社会防卫处分,即采取刑罚个别化;(2)刑罚是以改善犯人、使之复归社会、预防再犯罪、防卫社会为目的,刑罚的轻重以消除行为人反社会的危险性格所必需的时间为准;(3)主张推行缓刑、假释制度,对常习犯、累犯加重,实行保安处分、不定期刑,限制使用短期自由刑,扩大适用罚金刑等。其部分主张已为各国刑事立法所采纳。

上一篇:主观性诉讼迟延 下一篇:主航道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项羽:没有火烧阿房宫
项羽:没有火烧阿房宫
许多年以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