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主观归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思想犯罪”。以主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张对仅有犯罪思想(即犯意表示)或危险性但并无实际犯罪行为的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理论。此种理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刑法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刑法中的腹诽罪就是最典型的主观归罪。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的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注重犯罪人的意志或犯罪的倾向性格,认为应受刑罚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主张根据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定罪,从而将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相割裂。二战期间,主观归罪的刑法理论为德、日法西斯国家利用,滥杀无辜,严重侵犯和践踏人权。现在这种理论已为世界各国所摒弃。中国刑法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行为只有符合犯罪构成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才能构成犯罪。

上一篇:主观不能 下一篇:主观性诉讼迟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