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部宪法,也是中国的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分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共4章138条。该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注意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收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它是一部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宪法。在其“序言”中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2年宪法在其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体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第2章中,首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例如,取消了罢工的自由;新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等内容。其次,重新确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再次,充分体现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宪法和前三部宪法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提到“国家机构”之前的显著、突出的位置上,从而表明国家对它的重视和重点保护。该宪法在“国家机构”中,进一步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重新恢复设立国家主席;新增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