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中国刑法罪名。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构成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预备役人员的征召、军事训练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征召,是指兵役机关依法向预备役人员发出通知,要求其按规定时间、地点报到,准备转服现役。军事训练,是指对预备级人员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和作战技能的训练。拒绝征召、军事训练,是指拒不接受征召、拒不参加军事训练;逃避征召、军事训练,是指采取各种手段避免接受征召和军事训练。包括装痛、自伤、藏匿、外出不归;假造缓征、负征、不征条件;让人顶替、谎报年龄等。成立本罪要求情节严重。(3)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故意,即明知战时要征召、军事训练而故意拒绝、逃避。(4)本罪的主体是预备役人员。预备役人员是指正在军队外服预备役的公民。根据中国兵役法的规定,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公民称预备役人员。根据中国《刑法》第376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一篇: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下一篇:战时临阵脱逃罪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刘邦识张良
- 刘邦是怎么识得张良的?张良,身为韩国贵族之后,曾变卖全部家产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失败后,更名改姓,逃亡至下邳拜黄石公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