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先秦法家韩非的“法治”主张。“以法为教”,即以法令作为教化的主要内容,摒弃法律以外的学说。“以吏为师”,即以熟悉法令的官吏为老师,杜绝百姓私下议论法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行。韩非认为,如果做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那么百姓的言谈必“轨于法”,受法约束。为了做到这一点,韩非认为应效仿商鞅的“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做法,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一切学术派别,定法家学术为-尊,实行高度的文化专制。秦始皇统一后,采用法家的理论治国,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烧毁了《诗》、《书》和百家语等书籍,下令继续谈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株。这种专制主义的主张,扼杀了文化的发展,窒息了人们的思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