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中国刑法罪名。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本罪构成特征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罪犯监管秩序和司法机关工作秩序。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可以分解为徇私舞弊减刑罪、徇私舞弊假释罪和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徇私舞弊是指为私情私利而弄虚作假。所谓“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是指监狱等执行机关的司法工作人员明知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违反《刑法》关于减刑、假释的规定、及《刑事诉讼法》关于暂予监外执行等规定,采取诸如伪造悔改或立功证明文件、或者罪犯病历诊断书等的手段,制作内容虚假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报请材料;或者具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权的司法工作人员明知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或者监外执行的条件,而违法作出减刑、假释的裁定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情节严重是成立本罪结果加重犯的条件。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非法给予多名罪犯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非法给予重罪罪犯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非法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会上又继续实施犯罪而危害社会;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等。(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包括公安部门、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等单位的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法律工作者等工作人员、军职人员等。实际中,主要是监狱及其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司法工作人员主体资格的其他人员,可以成为本罪共犯。(4)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而徇私舞弊予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心理态度。关于本罪的处罚,中国《刑法》第401条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