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是行政法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其决定一个国家行政法学的社会阶级性质、基本框架结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方向,对于该国行政法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由人民产生。资产阶级革命表现了人类民主意识的觉醒,开始把政府起源从“神的意志”中解脱出来,努力从人类社会关系本身来探讨政府权力的来源。在各国资产阶级宪政确立的背景下,行政法和行政法学逐步发展起来。政府总是以维护“全社会公共利益”面貌出现的。只是后来,在阶级大分裂的社会里,为了追求私有者的特殊利益,这些组织才由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宰。即便如此,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社会职能也是并存的。(2)政府由人民控制。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行政法中充分反映了防止政府权力过大的思想,并形成了时髦的“控权”理论。管理管理者应该成为行政法的首要任务,行政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政府权力不越出法律范围,借此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当然,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从消极方面去理解“控权”,为了使行政权力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在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行政权力的同时,由人民适当地管理、监督、控制政府的行政行为,防止其权力的膨胀、滥用,是完全必要的。(3)政府目的论和责任说。政府对人民负责,“权力就是责任”。对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和责任是平衡的。行政法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起一整套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责任”法律关系。如果只赋予它们很大的权力,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就很可能出现滥用职权或不尽职责等渎职违法现象,最终使政府脱离人民,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威信。(4)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资产阶级革命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非人格化的法律至高无上地位和政府必须守法的观念,提出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理论。从实体权利义务方面来看,随着国家生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社会化,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
- 雍正杀子之谜
-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