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证据保全
当事人在起诉前,证据即将灭失的紧急情况下,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请求而采取的证据保全措施。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这种证据保全又可分为公证处的诉前证据保全和人民法院的诉前证据保全。(1)公证处的诉前证据保全。中国《公证暂行条例》第4条第11款规定,公证处有权“保全证据”。根据该规定,公证处可以接受利害关系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将证据固定并保存下来,以保持其真实性和证明力。公证处开展证据保全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防止日后涉讼时,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其次,可以为法庭审判提供可信的证据。在证据得到保全之后,一旦发生诉讼,当事人即可以此为依据,请求法院判决己方胜诉。法院对于经公证保全的证据,除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之外,应当确认其真实性。(2)人民法院的诉前证据保全。这种证据保全必须由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首先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理由充分、正当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裁定予以证据保全;申请人不能提供担保或拒绝提供担保的,驳回其申请。在保全证据的裁定中应注明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法院立即解除保全措施。因申请证据保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申请人应负赔偿责任。对于人民法院从事诉讼前的证据保全业务,多数人认为,法院作为权威的司法机构,不论从事何种活动,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故在中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其从事诉讼前的保全证据业务之前,不宜为此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