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证据保全
当事人在起诉前,证据即将灭失的紧急情况下,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请求而采取的证据保全措施。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这种证据保全又可分为公证处的诉前证据保全和人民法院的诉前证据保全。(1)公证处的诉前证据保全。中国《公证暂行条例》第4条第11款规定,公证处有权“保全证据”。根据该规定,公证处可以接受利害关系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将证据固定并保存下来,以保持其真实性和证明力。公证处开展证据保全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防止日后涉讼时,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其次,可以为法庭审判提供可信的证据。在证据得到保全之后,一旦发生诉讼,当事人即可以此为依据,请求法院判决己方胜诉。法院对于经公证保全的证据,除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之外,应当确认其真实性。(2)人民法院的诉前证据保全。这种证据保全必须由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首先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理由充分、正当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裁定予以证据保全;申请人不能提供担保或拒绝提供担保的,驳回其申请。在保全证据的裁定中应注明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法院立即解除保全措施。因申请证据保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申请人应负赔偿责任。对于人民法院从事诉讼前的证据保全业务,多数人认为,法院作为权威的司法机构,不论从事何种活动,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故在中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其从事诉讼前的保全证据业务之前,不宜为此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