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保护处分
又称“感化教育处分”,保安处分的一种。是指对犯罪少年和有犯罪倾向的少年采取的感化教育措施。少年保护处分以教育、改善、医疗、救助、保护为主,以影响少年使其不犯罪或者不再犯罪,并维护社会的安宁。少年保护处分不具惩罚性和报应性,以感化教育方式为主,内容包括对少年的身体锻炼、道德培养、性格陶冶、知识增进以及职业等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使其具备正常的人格和知识。少年保护处分源于17世纪初的感化教育,现代世界各国刑法大都有关于少年保护处分的规定。有权决定少年保护处分的机关是少年法院、少年法庭、少年裁判所和家庭裁判所。执行少年保护处分的机关有少年保护观察所、少年院和救护院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