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人身权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或“非财产权”,财产权的对称。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且无直接经济内容的民事权利。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为维护自己的身体、自由、名誉和价值尊严所必需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休息权、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和婚姻自主权等,一般认为,隐私权(私生活秘密权)也应纳入其中;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包括荣誉权、家庭关系中的亲权、监护权及知识产权中的发表权、署名权等非财产权利内容,也有人认为还包括继承权。身份权不是基于主体身份的概括的权利,而是各个权利的总称,其中也包括抚养请求权、财产管理权等一些会引起经济内容的权利。人身权的特征是:(1)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即其发生以自然人、法人的人格和身份为前提;(2)是绝对权,特定权利主体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都不得侵犯此权利;(3)是专有权,专属于权利人本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抛弃和转让。人身权受宪法、刑法、行政法和民法的共同保护,侵犯人身权可能引起多种法律责任,其中受害人可要求加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法院还可责令后者具结悔过。

上一篇:人身非财产权 下一篇:人身识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