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摩奴法典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译《摩奴法论》。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有关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大约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主要由历代婆罗门祭司根据传统和风俗习惯汇编而成。法典全书分十二章,共2684条。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吠陀习惯、惯例和说教的法律条文,但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规范仅占1/4左右。依篇章顺序分别记载了创世论,法的定义、本源和各种礼仪(包括婆罗门在梵行期的戒律),婆罗门在家居期的生活规范(包括婚姻、职业、祭祀、饮食起居等),婆罗门在林居期和遁世期应遵循的规范,国王的职责及有关的司法制度(包括债权、婚姻家庭、财产及继承、刑事规范和诉讼规范等),种姓制度,祭祀、斋戒等宗教事务的规定以及业报、转世和赎罪、解脱等。《摩奴法典》基本上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规定国王是王权的象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法典以维护种姓制度为核心,确立了各种姓的内部秩序,并对各种姓的权利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婆罗门和刹帝利是高等种姓,拥有许多特权,如优先获得财产权和继承权,从事司法审判工作,以赎金或苦行抵偿对低等种姓所犯的罪过等;吠舍和首陀罗是低等种姓,被剥夺许多权利,尤其是首陀罗,不得阅读圣典,只能从事低贱的职业,如果对高等种姓犯罪则将遭到严惩。《摩奴法典》对印度及其周围地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直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社会最有权威的法律汇编。甚至在东南亚和南亚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依据《摩奴法典》建立过自己的法律制度,因而形成了著名的“印度法系”。

上一篇:摩莱里 下一篇:摩奴法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