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制
指一些国家设有上下两院,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起源于英国。后为一些国家所采用。议会采用两院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防止专制,使上下两院之间处于牵制与均衡状态,并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及防止议会草率立法等。两院制的议会,下院一般叫众议院、国民议院、平民院等。上院一般称为参议院、联邦院、联邦议会、贵族院等。两院的议员一般都经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辅之以任命、指派等方式。两院都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政府权,等等。但两院又有许多差异。如在立法权的规范、实际运用、立法程序等方面都有些区别。如在美国,政府要向众议院提出财政预算法案,众议院独占财政法案的接受权,拥有财政法案的先议权。然而参议院在众议院审议通过之后,仍有依照一般立法程序进行审议的权力。非经参议院通过,财政法案不能成立。两院的财政权基本上是平等的。同为财政法案,日本的众议院拥有优越于参议院的权力,而瑞士宪法规定,拟定每年国家预算、批准国家决算及发布发行公债法令属于两院管辖事项,其立法程序中没有任何一院拥有优先或优越的权力。由此可见,两院的关系及权限在各国不同,这取决于各国阶级力量对比和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势力的消长。总之,要使它们相互制约,保持均衡,以达到维护政权稳定的目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机关也实行两院制。如原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联邦议会都是由两院组成的,但其目的不是为了用上院抑制下院,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如原苏联设有民族院,其原因就是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应当有一个代表一切劳动者共同利益的联盟院,同时也应当有一个代表与民族特点相关联的各民族特殊利益的民族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