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归罪
“主观归罪”的对称。指以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张对主观上没有罪过但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危害的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刑法理论。这种理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刑法思想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归罪,一般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刑事古典学派为反对封建刑法的主观擅断主义而提出的以客观行为为中心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事古典学派看来,行为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而犯罪的大小轻重以及应当科处的刑罚均应依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的大小轻重而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现代西方国家的刑法,逐渐发展为将行为人的主观因素作为定罪的基本根据。中国刑法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客观归罪理论割裂了犯罪构成主客观的统一,破坏了犯罪构成的整体性原则,司法实践中如果仅坚持客观归罪观点,会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把仅在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而主观上无罪过的行为视为犯罪,其结果必然是使无辜受冤狱,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赵奢收税不畏权
-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最初为赵国的田部官吏。由于不满平原君家拒绝缴纳租税,赵奢按律治罪,前后杀死了从事
-
- 朱熹定“四书”
- 儒家的经典汗牛充栋,就是最重要的“五经”也是篇轶繁浩,文义艰深,一般人要读懂还真不容易。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有感于此,他们曾经
-
- 朱熹有没有私通小尼姑?
-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提倡礼教伦常,然而,却有人传说朱熹曾勾引过小尼姑,而且还不止一个,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