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
指以协议建立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建立外交关系”的简称。通常是在两国互相承认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就建交和互派外交代表问题达成协议,可采取发表联合公报或互换照会的形式,也可通过条约加以规定。未互相承认的两国正式建交,则构成相互间默示承认的行为。除另有声明外,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亦即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两国互派常驻外交代表,是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主要标志和维持两国外交关系的重要保证,但国际实践中也有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但不派遣常驻外交代表的情形,或者采用临时派遣特别使团、在接受国同意时任命一使馆馆长兼驻一个以上国家或两国合派同一人为驻另一国的使馆馆长等外交交往方式。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同外国建交时,要求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经过一定的程序,即有关国家对中国采取友好态度和接受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原则,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经过双方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上一篇:健康保险
下一篇:建立非洲—马尔加什工业产权局协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