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
广义的国家赔偿法指关于国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国家赔偿法单指国家赔偿法典。1873年,法国在著名的“布朗戈案件”中,判决国家因公务活动对公民造成的损害要承担赔偿责任,开创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先例。1910年,德国制定《国家责任法》,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赔偿制度。美国1946年公布《联邦侵权赔偿法》,英国1947年制定《王权诉讼法》,日本1947年颁布《国家赔偿法》。中国1994年5月12日制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开始施行。该法典共计6章35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立了违法归责原则。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承担国家赔偿责任。(2)行政赔偿。包括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程序。(3)刑事赔偿。包括刑事赔偿的范围、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程序。(4)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5)民事和行政司法赔偿、赔偿时效、费用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