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公众传输权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著作权法上的一个概念,指通过某种媒体,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作品或者对作品的利用传送给一定距离以外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的权利。《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11条、第11条之二、第11条之三及第14条分别就戏剧作品、戏剧音乐作品、对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广播、对文学作品的公开朗诵、对文学或艺术作品的电影改编与制作向公众传输的问题为不同的权利人规定了相应的权利。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受版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1996年的互联网条约规定了比《伯尔尼公约》相关条款含义更广的公众传输权。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第8条规定,在不损害《伯尔尼公约》第11条第(1)款第(ii)项、第11条之二第(1)款第(i)和第(ii)项、第11条之三第(1)款第(ii)项、第14条第(1)款第(ii)项及第14条之二第(1)款规定的情况下,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输,包括将其作品以使公众成员得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与时间获取的方式向公众提供的专有权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10条与第14条则规定,表演者与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以录音制品录制的表演或录音制品,允许公众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与时间获取的专有权利。允许接收者在自行选定的地点与时间接收的信息服务方式,包括互联网通过电话服务系统运作的各种信息台、广播频道等。公众传输权是针对某类使用作品的方式而特别强调的一项版权权利。

上一篇:公证制度 下一篇:公众熟知的商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雍正与眼镜
雍正与眼镜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