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住所
指非依民事主体本人的意志而是依法律的强行规定确定的住所地。对某些特殊民事主体,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他们既不能自行设立住所,也不以其实际住处为住所,而是直接以法律规定的地点确定为他们的住所。包括:(1)未成年人以其父母的住所为住所;(2)精神失常的人以其监护人的住所为住所;(3)妻子以其丈夫的住所为住所;(4)现役军人、被判处徒刑的服刑人以其驻在地或监狱所在地为住所。英国法上也将这些不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已婚妇女和军人的住所称为从属住所(domicile of dependency),认为这些人为依附者,需依附于他人而生活,故其住所随被依附者的变化而变化。关于法定住所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故国际私法上《蒙得维的亚公约》以条约的形式对缺乏生活能力和已婚妇女的法定住所作了统一规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