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主义
是非对话人之间意思表示的生效方式之一,指表示意思的行为人为了通知相对人而将其意思表示置于自己实力支配之外,以作为其发生效力的时期。英美法系采取这种主义。依发信主义,受意思表示的一方即受要约人,以信函、电报作出意思表示时,自信函、电报脱离自己控制即投邮时起生效,法律行为于此时成立。采取发信主义的原因有二,其一,这是代理理论的要求。根据英美契约法原理,要约人通过邮局发出要约时,就默示指定邮局为代理人,代理要约人接受承诺。一旦受要约人将承诺的信函、电报交给邮局,实际上就被认为是交给了要约人本人,承诺立即生效。信函、电报如果被邮局丢失,要约人对此承担责任,但并不因此影响承诺的效力。其二,这是交易安全维护的必要。根据英美契约法对价原则,要约人不受要约的约束,即使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要约人亦可随时撤回要约。采发信主义即可缩短要约人撤回要约的时间,有利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皇后》中对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有八个字的评语:“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如此将北魏王朝最后亡国的原因推到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