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报应论
报应刑论的一种,这种理论认为对犯罪者判处刑罚是道义上的当然要求。道义刑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后由康德将这种论理发展成系统的刑罚哲学。康德认为,作为目的的人是道德的人,必须受道德法律的支配,人的自身权利不受侵害,也不侵害他人的权利。犯罪者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因而违反了道德法律。为了恢复他人作为目的的价值,恢复被侵害的道德秩序,就必需给犯罪者以惩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明灯的来历 孔明灯跟孔明有关系么?
- 孔明灯是一种外形圆柱形或者是方柱形的灯,属于中国的民间工艺品,点着之后依靠灯内空气膨胀,比外界气体轻的特点可以漂浮在空中,现代人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