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由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1985年4月审议通过,并于198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继承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
1.关于遗产的范围。《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并且列举了公民个人合法财产包括的内容,公民的著作权(版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也允许继承。个人承包的荒山、荒地和全民或者集体的企业等的所有权,属于全民或者集体所有,不能继承。但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如承包后种的树、养的鱼、种的庄稼、承包企业取得的个人收入等,属于承包人所有,应当允许继承。
2.关于保护妇女的继承权。《继承法》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同时,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继承法》还做了一些灵活规定:第一,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第二,继承人协商同意的,遗产分配也可以不均等。
3.关于扶养老幼。《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继承法》为贯彻这个精神,明确规定了继承人因严重违反该义务而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并根据继承人是否尽扶养和赡养义务的具体情况对继承权和遗产划分做了具体的规定。此外,《继承法》还充分考虑到不能独立生活的继承人、胎儿以及非婚生子女、继子女等的合法权益,做了相关的具体规定。
4.关于法定继承人和继承顺序。《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分为两个继承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关于遗嘱继承。《继承法》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遗产给予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把遗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法》还对立继承遗嘱的方式、公证等作了具体规定。
6.关于遗产处理。《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
7.关于少数民族的继承问题。《继承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财产继承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
8.关于涉外继承。《继承法》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除《继承法》外,我国《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也对继承的有关问题作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还颁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代位继承等问题作了补充规定,并对转继承问题作出规定。
资料补充栏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纸上谈兵的典故
-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