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辞典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26 10:03:0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宗教流派。即释迦牟尼创始的宗教,视涅槃为最高境界。信徒将释迦牟尼奉为佛,故称。亦称“释教”、“浮屠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又与儒教、道教并称中国三大宗教。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大系:巴利语系佛教(即“上座部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信徒主要集中于亚洲,而遍布世界。
-
竹林寺女科
佛教医院之一。竹林寺建于南齐,位于今浙江萧山市惠济桥北堍。后晋天福八年(943),寺僧高昙创建。南宋末叶,南京凤井寺僧慧明传胎产方药于竹林寺僧静暹,始以女科闻名。绍定六年(1[阅读]
-
安济坊
宋代福利院。收养贫病百姓,由僧人主其事。创于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僧人的工作实绩,要由政府进行考核。据《宋史·食货上·六》载:安济坊三年就医愈千人,僧人得政府所赐紫[阅读]
-
漏泽园
宋代的义冢场。收葬无主尸首。创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陈向创办,取佛经“漏泽”一词为名,令僧人掌管其事。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政府正式设置漏泽园,置藉瘗人,挖土[阅读]
-
病坊
中国古代医院之一。亦称“养病坊”、“悲田坊”、“安乐坊”、“安济坊”等。其专收麻风病人者,则称“疠人坊”、“疯林”、“福田院”。病坊的设置,初时以收治麻风病人为主,[阅读]
-
疠人坊
中国古代麻风病院。亦称“疯林”、“福田院”。由僧人主管与护理。如唐代僧人智岩,曾住石头城(今甘肃武威东)的疠人坊,为病人洗涤脓秽,不计劳苦。直至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卒于[阅读]
-
峨眉枪法
武术流派之一。相传源于峨眉山普恩禅师,故名。技法主要有十八扎、十二倒手。十八扎即:单杀手扎、左右串扎、左右圈扎、左右插花扎、穿帘扎、带打扎、实扎、虚扎、投壶扎、截[阅读]
-
峨眉武功
武术流派之一。源于四川峨眉山,故名。它既汲取禅家静功,又汲取道家动功,各得其长,自成一派。静功有涅槃、指穴、缩地、悬囊、虎步、重捶等六大专修功;动功有大、小、幽、冥、天[阅读]
-
峨眉气功
气功流派之一。南宋末年峨眉山金顶普光寺僧白云禅师所创。有动、动静相兼、静功三大类。动功有峨眉十二桩等,动静相兼则有小练形法,静功则有周天搬运法、清净归一法、禅修等,[阅读]
-
蔡家拳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泉州少林寺僧人蔡福所创。步法稳健,步型稍低,而动作幅度大,出拳后肘伸直,擅发长劲。清代由闽传入粤,在广东新会、台山一带较为流行。[阅读]
-
日月乾坤圈
少林武术器械名。为少林寺武僧德根大师创制。外呈大半月形,中空,以两小柱支撑一新月形铁器。内外月形器,刃皆锋利,用以防身卫寺。[阅读]
-
翻腾术
少林武术之一。又称“皮条功”。为轻身功。初练习时从翻筋斗入手,然后练握铁竿上升、下降之功,再伏身风车,练随风车飞转之风车功;进而练双手各攀一根皮带梯,引体向上,使人沿梯上[阅读]
-
上罐功
少林武功之一。属硬功。练时用一双耳小罐,内贮铁砂数斤,用绳将罐固定于粗约一握、长约一尺二寸的木棍中间。然后双手各握木一端,将罐悬空提起,至肘平于肩;等罐荡平不动后,双手将[阅读]
-
- 皋陶是谁
-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皋陶姓赢(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