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5 16:34:1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西晋简介
西晋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乃于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后世称“西晋”,并非当时分类,为晋朝的一部分。这大一统时期为时仅51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37年。西晋先定都洛阳,后以长安为陪都。实行俩京制。
西晋历史
西晋的开国君主司马炎出身于一个名为河内司马氏的世族,祖父司马懿乃三国时曹魏的大将军、太尉、丞相,其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是曹魏时权倾一时的权臣,权势超过君主。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终于279年发动晋灭吴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一家,是世族权臣,在高平陵之变以后,武力控制曹魏朝廷,并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特色
西晋乃魏晋南北朝中唯一处于统一的时期。由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位远超帝王(如司马氏篡曹魏正是),长期以来都令中国处于分裂局面。晋武帝时凭借其威望,又先后分封宗室郡国并都督诸州和实行占田制、荫客制,稍微限制世家大族的无限扩张。但当晋武帝一死,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又再一次分裂。
同时西晋另一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东汉以来,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五胡十六国时君主之一的石勒为例子)。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墓穴中除了青瓷,还发现有墓穴模型、铜镜等。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卒,太子衷嗣位,是为晋惠帝。惠帝甚愚,无法担当治国重任。之前很多大臣鉴于太子“不慧”希望武帝传位于其弟、素有贤能之名的齐王攸。武帝也一度考虑废黜太子,但在皇后和一些宠臣的劝阻下改变了主意,并勒令齐王攸离京前往封国,攸发愤病卒。惠帝终于即位。
动乱的前期表现为宫廷政变。晋武帝临终,命其岳父杨骏辅政。惠帝皇后贾南风夙有干政野心,与宗室楚王司马玮和谋,于元康元年(291年)发动政变杀杨骏及其家属亲党,以辈份较高的宗室汝南王亮辅政。不久,贾后唆使楚王玮杀亮,然后又以专杀之罪杀玮,这样大权就落到了贾后的手中。此后数年,尽管地方上连续出现流民及内迁诸民族的暴动,朝廷尚相对稳定。元康九年(299年),贾后废黜惠帝后宫所生的太子司马遹,并于次年将他杀害,此举使西晋统治集团的内部冲突大为激化。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随后又废黜惠帝,自即帝位。赵王伦的篡位引起了宗室诸王的普遍反对,政变开始演变为内战。在外任都督的齐王冏(时镇许昌)、成都王颖(时镇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间王颙(时镇关中)起兵讨伐赵王伦,拥惠帝复位,随后三王又互相厮杀,长沙王乂、东海王越也卷入了战争。
诸王各引效忠于自己的地方官乃至内迁的民族参战北方社会陷入严重的动荡和混乱。自惠帝即位至此卷入政变和内战的主要有汝南、楚、赵、齐、成都、河间、长沙和东海八位宗王,故史籍称这场动乱为“八王之乱”。至光熙元年(306年),前七王皆已败死,东海王最终控制了朝政,毒死惠帝,立其怀帝。八王之乱遂结束。
衣冠南渡
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
西晋相关人物
-
晋怀帝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阅读]
-
司马伦
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字子彝,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赵王)。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母柏夫人。司马伦生平魏嘉平间封安乐亭侯,后改封东安子,拜谏议大夫。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后,封琅邪[阅读]
-
司马颖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六子、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阅读]
-
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2月13日-307年1月8日),字正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西晋的第二位皇帝,290年至306年在位。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灭亡。[阅读]
-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为晋朝的建立者,谥号武皇帝。曹魏权臣司马昭长子,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丙寅,晋王、相国司马炎逼迫魏[阅读]
-
葛洪
葛洪(283年-34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晋朝时代的阴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