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百科全书

壮傣语支

属汉藏语系(或说澳泰语系)壮侗语族。又称台语支。它是壮侗语族中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语支。使用人口约4千万。包括中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海南岛临高话。在国外,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傣痕,越南北部的岱语、侬语、土语,印度东北部的坎堤语和已消亡的阿含语等,都属这个语支。

语言学家、美籍华人李方桂根据语音特点、词汇的同异和在一些语词上反映出的特点,把本语支各种语言和方言分为3个语组:①西南组,包括泰、老挝、掸、傣仂、黑傣、白傣和阿含等语言;②中部组,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与越南北部相邻的地区,包括中国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侬、土、岱等语言;③北方组,有布依语和壮语北部方言。北方组没有送气清塞音;古复辅音声母的音节在中部组变化最复杂;西南组的元音系统较复杂。3个语组在词汇上的区别比较明显。以分布在中国的诸语言而论,北方组的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固有常用词中的同源词约有75%,壮语南、北方言的同源词(中部组和北方组)约有60%至65%,布依语与傣语(北方组和西南组)同源词约有40%左右。语法方面,各语组的区别主要是一些虚词不同,代词及其使用情况也有明显区别;数词、量词和名词的组合词序,中部组和北方组名词在量词后面,西南组名词在量词前面,数词(除了“一”)在量词前面,数词“一”(北方组是de:u,中部及西南组是n或n)本语支诸语言都是在最后,例如:泰语“树棵一,树两棵”,壮语“棵树一,两棵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