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盘中的股价形态定式

每日股价即时走势是构成股价长期趋势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形成一个小的趋势。在长期观察中笔者发现每天的即时行情走势尽管千变万化,但是却可以大体归纳成几种类型。各种即时行情实际走势都是在这些类型的基础上略加变化构成的。就像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的开局走法和围棋中的定式一样,所以笔者称其为“即时盘股价形态定式”。

即时盘股价形态定式是股价形态的组合,反映了一日内股价的大致走势,它所揭示的行情过程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即时行情中的最佳介入点。但是在T+1交易规则下不应利用它进行超级短线进出。这一工具仅仅在买卖决定已经做出后在现场选择最佳时机时效果最佳。

即时盘股价形态定式分为上升势、平衡振荡势、下隔势、上升逆转势和下降逆转势共五种走势。

1.上升势

上升势中包括标准上升型、台阶式盘升型、阻力突破型、上升整理型、尾市拉抬型和单峰大形态型共六种类型。

(1)标准上升型。

标准上升型是最常见的上升走势,约占上升势的三分之一。其过程中一般有五个主要形态(见图5.6.1)。

图5.6.1 标准上升型

整体轮廓特点:

全日为上升势,过程有探底,上升,回档,突破,整理再上升。全天较大的下跌是回档过程,以接近全天最高价收盘。

标准过程:

①开盘形式一般为略高开,也有平开,略低开和跳空高开者。②开盘后略上探走出一个峰后即下跌,少数情况下可向上走出双峰,但第二峰达不到第一峰的高度。③向下探底过程中补上略高开形成的缺口,一般在开盘后0.5小时到1小时之间形成全天低点,底部形态一般为W底。④形成底部后股价开始上升,突破开盘高点后进行横向整理,形态有W底、三角形或下降楔形等,一般出现在开盘后1.5小时到2.5小时之间,多数在1.5-2小时范围内。⑤整理完成后股价出现暴涨行情,成交量急剧放大,迅速形成一个顶部,形态有M头、头肩顶、三重顶(甚至四重顶)等,一般在开盘后2小时到3小时之间。⑥形成顶部后股价回档整理,多数情况下将回到④过程中的整理形态位置止跌,下跌过程中伴有成交量放大,给人以多头不支的逼真假象;少数情况下以下降楔形或三角形形态完成回档整理。回档整理的底部形态一般为W底,约出现在开盘后2.5小时到3.5小时之间。⑦回档完成后股价在成交量配合下再次暴涨,突破过程形成的顶部后再次整理,形态为W底或V形底,一般出现在收盘前45分钟到15分钟之间,以收盘前30分钟到15分钟为多。⑧再次整理完成后继续上涨,以接近全天最高价收盘。其中最高价收盘占80%,次高价收盘占20%(以沪深股市全天交易4小时为准)。

实战变化例解:

标准上升型的实战例很多,从上述标准过程出发会有较多的实战变化。例如:

开盘后的探底过程以下降通道五浪形式完成;④上升过程可经过两次整理,或以上升通道形式完成;全天的五个主要形态出现各种变化,如头肩顶、平顶、四重顶等等。有时⑥回档幅度会过深以至超过④整理位置,如果这样虽也会反弹,但难创新高,只能以次高价收盘。说明空方实力不弱。

意义与分析要领:

标准上升型代表多头占优势的上升趋势,一般应持股不动,等待更好的出货时机。分析要点在于找出它的整体轮廓特点和五个主要形态,抓住本质特点,分清形态的变化。在变化中分析与标准过程的细微差异。例如从⑤顶部回档整理时增加了一个下跌中途整理形态,这说明多头力量尚未准备充分,上涨动力当天已经不足,很难突破⑤顶。于是形成了一个没有创新高的标准上升型。有时全天走势过程中的形态不很清晰需要仔细辨认才能找出特点进行归类。

(2)台阶式盘升型。

台阶式盘升型也较多见,其过程一般有八个主要形态(见图5.6.2)。

图5.6.2 台阶式盘升型

整体轮廓特点:全日大涨小回甚至不回档,顶部依次抬高,过程为略上冲,探底,上升,整理,上升,整理,上升,回档后反翘。在三次主要上升过程中顶部依次抬高、底部也依次抬高,无明显回档,仅以整理形态调整。形成三个台阶状形态。只有接近收盘时出现一次较大回档,以至不能以最高价收盘,仅以次高价收盘。

标准过程:

①开盘形式均为跳空高开或高开。②开盘后上冲形成一个小顶部,一般为双顶,之后下跌。③探底过程中一般不补高开盘形成的缺口(补缺情况占16%)。开盘后0.5小时到1小时之间形成底部,其中83%的底部也是全天低点,16%的底部高于开盘价,底部形态为W底或头肩底等。④底部形成后股价上升,成交量配合增加,形成第一次上升高点后股价轻微下调进行第一次整理。整理时成交量萎缩。三分之二情况下此次高点超过开盘高点,并且主要以三角形或下降楔形完成第一次整理。第一次上升高点和第一次整理组成第一台阶,此过程一般出现在开盘后1.5-2.5小时之间,多数在1.5-2小时。⑤整理完成后股价继续上升,成交量再次放大。形成第二次上升高点后股价轻微下调进行第二次整理。整理时成交量萎缩。第二次高点高于第一次上升高点,并且应超过开盘高点。第二次整理也以三角形或下降楔形为主。第二台阶过程一般出现在开盘后2-3小时之间。⑥整理完成后股价再次上涨,成交量再次放大,部分情况下达不到第二上升时的成交量。第三次高点应高于第二次高点,一般是M头形态,约形成于开盘后3.5小时左右。⑦第三次高点形成后出现全天内相对较大的下跌回档并伴随成交量放大。一般出现在收盘前20分钟以内。⑧部分情况下回档出现W底形态后会有向上的反翘出现,约有三分之一情况没有反翘出现。全天将以次高价收盘。

实战变化例解:

台阶式盘升型的实战变化主要有:

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有时以较浅的头肩顶形成高点,但下跌很小,又以较浅的头肩底完成整理,头肩底和下降楔形部分重合,构成组合形态。

意义与分析要领:

台阶式盘升型代表多头占较大优势,空头反击无力的局面。一般还可持股。但谚语讲“空头不死,上升不止”,如果此局面暗示空头已死,则下跌就在眼前了。所以,最保险的策略应该是在出现台阶式盘升型的第二天首先观察是否继续上涨,如果继续上涨则持股不动,如果不再上涨则坚决出货,以保证利润,回避风险。分析要点在于找出整体轮廓特点和八个主要形态,抓住三个台阶顶部依次抬高、无明显回档、以次高价收盘等特征。

(3)阻力突破型。

阻力突破型也较多见,其过程一般有六个主要形态(见图5.6.3)。

图5.6.3 阻力突破型

整体轮廓特点:

最大表现是经两次探顶形成一条水平阻力线在尾市被突破,过程为下跌探低,上升探顶,回档,再次上升时在上次顶点附近受阻,回档时在上次回档低点附近水平线位置再获支撑,第三次上升突破两次顶点高位后经整理后再上升,以最高价收盘。

标准过程:

①开盘形式均为跳空高开。②开盘后下探形成W底或头肩原,一般在开盘后0.5小时左右。③从底部上升后在前期阻力位附近形成第一个顶部,形态为较浅的头肩顶,约在开盘后1小时后完成形态。④见顶回落幅度不应过深。回档低点约形成于开盘后1.5小时前后(1—2小时范围),形态为W底或头肩底。⑤从低点第二次上升时伴随成交量的明显放大,在第一次高点位置附近再次遇到阻力回落,形成第二个高点,高点形成后股价并未大幅回落,而是会再次上升探顶,沿着两次高点形成的水平阻力线下边缓慢运行,形成类似平顶形态,整个顶部形态约持续1个小时左右,一般出现于开盘后1.5—3小时之间。⑥平顶完成后股价出现回档,一般是W底形态。出现于开盘后3小时左右。在平顶和其后的回档过程中,单位时间成交量明显少于③过程中的成交量。⑦回档完成后股价以迅猛的上涨冲破几次探顶形成的水平阻力线,成交量剧增。时间约在收盘前0.5小时。经短暂整理后股价在持续放大的成交量配合下继续上涨,以全天最高价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阻力突破型代表多头遇到空头的顽强阻击但终于突破的过程。首先提示空头的阻击是强大而有效的,尽管最终阻击失败,但多头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下跌过程已经不远。即使在上升过程刚展开阶段,阻力突破型出现后一二天之内也会有一次较大幅度的短线差价可做。这是因为多头也受到重伤需要调整休养一下的原因。分析要点在于抓住整体特点和六个主要形态,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水平阻力线在全天大部分时间里压抑了股价,以及回档不深,以最高价收盘等特点。

(4)上升整理型。

上升整理型的过程中一般有八个主要形态(见图5.6.4)。

图5.6.4 上升整理型

整体轮廓特点:

主要上涨过程出现在前市(上午二个小时),后市在高位振荡整理。过程为探底,上升,回档,上升,经中途整理后快速上升形成第一高点,回档,再次上升后形成第二高点,下跌回档后反翘收盘,日K线为带明显上影线的阳线。

标准过程:

①略高开盘后探底,形成头肩底或W底,时间在开盘后0.5小时以内。②从底部上升,超过开盘高点后形成一M头或头肩顶形态,约在开盘后1小时左右。③回落调整后又形成一个低点,一般为W底或头肩底形态,出现于开盘后1.5小时前后。④股价从低点上升,伴随成交量的放大。经过一次短暂的调整后股价出现暴涨,成交量剧放,迅速形成一个顶部,之后以下降楔形回落。该顶部一般是一个单峰形态。出现于开盘后2小时左右。⑤从顶点回落不应低于④过程中的调整位置,低点形态一般为头肩底。形成于开盘后2.5小时左右。⑥从低点再次上涨后在前次高点的位置形成第二个高点,此时的成交量虽然也放大,但却不及前次④高点形成时的成交量多。高点形态一般为M头。时间在开盘后3小时左右。⑦从第二个高点下跌时伴随成交量放大,在④过程中的调整位置止跌。此时股价振荡剧烈,成交活跃。至少会有两次探底形成W底,也可三次探底,然后出现反翘,以偏高位置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上升整理型代表多头把股价推上一定幅度后采取防守策略,吸纳筹码准备发动大攻击的前奏。它是上涨准备或是上涨初期抢筹码的阶段。它不是出货图形,因为市场主力在高位也做不到在大量出货时还保持高位振荡而不下跌。这种支撑正是主力资金在低位没吃到足够筹码,不得不拉抬价位、引出获利筹码以便进货的结果。1994年8月下旬上证指数此图较多。这是继续加码买进的时机。分析要领在于注意是否前市已完成主要涨幅,后市仅出现两次上探高点后的振荡整理。前市未吃到足够筹码也不要着急追涨,还会有尾市一跌可供进货,因为此型只能收盘于偏高位,不会是最高价。

(5)尾市拉抬型

尾市拉抬型的过程中一股有七个主要形态(见图5.6.5)。

图5.6.5 尾市拉抬型

整体轮廓特点:

全市大部分时间里股价运行缓慢,成交量稀少,收市前1小时内出现明显的拉抬股价和振荡现象。

标准过程:

①开盘为平开或略高略低均有,开盘后几乎是无量平走。②约在开盘后0.5-1小时之间股价缓慢上升并形成第一个高点。③股价出现高点后并未回落而以略低的位置再次平走。④平走一段时间后股价再次缓慢上升,于开盘后2小时前后出现第二个高点。⑤第二个高点出现后股价继续平走。⑥大约从开盘后2.5小时开始股价再次缓慢上场,上涨速度逐渐加快、斜率加大,于收盘前0.5小时前后在成交量增加的配合下快速上涨并出现一个峰顶。⑦出现顶部后股价回档整理,回档幅度一般为从第二高点起升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⑧回档完成后股价再次上涨,多数以次高点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尾市拉抬型代表在弱市情况下多头的一种试探性进攻,它只出现于空头市场的中后期(如1994年7月下旬和1995年1、2月),此型均出现在成交量极剧萎缩的情况下。此型较易识别。在操作上应重视它对趋势阶段的提示作用,不必急于介入,要视多头试探性进攻的结果而定。

(6)单峰大形态型。

单峰大形态型的过程中一般有十个主要形态(见图5.6.6)。

图5.6.6 单峰大形态型

整体轮廓特点:

最大特点是在当天行情中的每一个小形态都以单峰形态出现而不是常见的双峰形态。全天股价轨迹可能会组成一二个很大的标准形态。

标准过程:

①开盘略高略低均有。②前市以两波上涨为主要过程,有时会形成一个大三角形整理。③后市出现两波或三波上涨。如果后市为两波,则在收盘前半小时内会遭到较大打压,以中间价收盘;如果后市为三波,则收盘前经回档后会以次高价以上收盘。④全日形态出现一个大上升通道。

意义与分析要领:

单峰大形态型也代表弱市情况下多头的一种试探性进攻,只出现于空头市场成交量极度萎缩的中后期(如1994年6、7月)。此型较易识别,不宜盲目介入,应参考其他指标和基本面情况。

2.下降势

下降势中包括无抵抗下跌型、台阶式下跌型、两轮反弹型、下降整理型和尾市打压型共五种类型。

(1)无抵抗下跌型。

无抵抗下跌型约占全部下降势的近30%。

整体轮廓特点:

无抵抗下跌型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抵抗”,即在全日下跌过程中没有一次较有力的反弹,呈现连续性下跌(见图5.6.7)。

图5.6.7 无抵抗下跌型

标准过程:

此型以低开盘为主,也有平开或略高开。开盘后略上涨补上开盘缺口后开始下跌(少数也有开盘即跌或做一个完整顶部形态再跌者)。约在开盘后0.5至1小时之间快速下跌,之后是持续全日的阴跌局面,在开盘后2小时前后又会出现一次快速下跌,下跌过程中以窄幅横盘代替反弹行情,每次快速下跌均放量,全日下跌构成下降通道或者是圆弧顶形态。直到开盘后3小时前后下跌速度才明显缓和,成为盘整局面,但收盘前0.5小时再次下跌,几乎以最低价收盘。全日有四到五个主要下跌浪。

意义与分析要领:

无抵抗下跌型是标准的下跌型,是空头占据较大优势的下降趋势,一般应持币观望,清仓出货。如果此型出现在持续上涨之后则往往是空头市场来临的征兆。分析中只要找出“无抵抗”和全日持续下跌两个特点即可确认此型。

(2)台阶式下跌型:

此型较常见(见图5.6.8)。

图5.6.8 台阶式下跌型

整体轮廓特点:

全日走势有三个较明显的台阶,即开盘冲高构成一个台阶,下跌后整理构成第二个台阶,再次下跌形成第三个台阶。

标准过程:

此型多为跳低开盘,也有平开或略高开者。开盘后多数会冲高(少数直接下跌),在形成M头、头肩顶或三重顶之类顶部形态(第一台阶)后开始下跌,加速下跌一般出现在开盘后1至1.5小时之间。大约从开盘后1.5小时至3小时股价处于横向盘整之中,构成第二台阶,在开盘后3小时至3.5小时前后加速下跌创下新低价,构成第三个台阶的横盘整理,最终以次低价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台阶式下跌型代表空头占据优势多头无力反击的下降趋势。一般应持币观望。不过应防备主力资金假意不敌空头、实为骗局的准备。一般在第二天可见分晓。能分辨出明显三个台阶的下降势都归于此型处理。

(3)两轮反弹型。

两轮反弹型又分为前市反弹和前后市反弹两种。前市反弹指两次反弹均在前市(见图5.6.9),前后市反弹指两次反弹分别发生在前后市(见图5.6.10)。

图5.6.9 两轮反弹型(前市)

图5.6.10 两轮反弹型(前后市)

整体轮廓特点:

顾名思义,两轮反弹型即指在全日下降势中出现了两次有力的反弹,由此构成此型的主要特征。

标准过程:

两轮反弹型一般以高开或略高开盘为主。其中前市反弹型的主要时间过程为:在开盘0.5小时前后出现第一次反弹顶部,形态为M头或头肩顶。之后的暂时底部一般出现在开盘后1小时前后,形态以W底或头肩底为主(有时也有变化,如1994年9月22日图中此底为四重底)。在开盘1至1.5小时之间出现第二次反弹顶部,形态一般为不太规则的双顶或头肩顶,多数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右肩。此顶完成后股价将出现大幅下跌,一般在开盘2小时前后。在开盘3小时左右出现较弱反弹,但力度远远不及前市两轮反弹,一般以次低价收盘。前后市反弹型的主要时间过程为:开盘0.5至1小时之间出现前市反弹高点,形态以头肩顶为主,间或出现M头等。开盘1.5小时前后出现暂时底部,形态为头肩底或W底。开盘2.5小时前后出现后市反弹高点,形态以M头或复合头肩顶为主。后市反弹高点出现后股价加速下跌。收盘前0.5小时出现一次弱反弹,最终收盘接近最低价。两轮反弹型的第二次反弹高点一般在第一次反弹高点附近,多数情况下低于第一高点。

意义与分析要领:

两轮反弹型是一种空头占优势的出货图形,一般都会伴随着成交量放大。投资者应以卖出操作为佳。分析其成因,关键是主力资金的撤出不可能顺利地一次完成,一般都采取在第一高点先出一部分,股价下跌后暂时停止出货,于是股价得以回升,当股价回升至接近第一高点时再次出货。以这种间歇式出货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赢利。对一般投资者而言不要被股价回升的假象所欺骗就不会出错。

(4)下降整理型。

下降整理型较多见,约占下降势的30%(见图5.6.11)。

图5.6.11 下降整理型

整体轮廓特点:

前市完成主要跌幅,后市以盘整为主。

标准过程:

开盘形式较多,高开、平开或低开均有。开盘后以盘跌为主(多呈半圆弧顶形),一般在开盘后1.5至2小时之间到达阶段性底部(也有少数1小时即到底部的),由此开始到收盘前0. 5小时股价长时间盘整。收盘前0.5小时内股价小幅振荡,多以低价或次低价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下降整理型代表空头进攻、多头抵抗的态势。出现在上涨一段时间之后则应警惕其是否预示上涨结束的征兆,出现在下跌一段时间之后则说明多头在逐渐进场承接(如1995年1至2月)。投资者应以其所处位置决定操作方针。分析重点在于前市是否已完成主要跌幅及后市是否处于盘整状态。

(5)尾市打压型。

尾市打压型也属于下降势之一(见图5.6.12)。

图5.6.12 尾市打压型

整体轮廓特点:

全日走势变化较多,但以横向整理为主,尾市放量打压、快速下跌。

标准过程:

尾市打压型在全日大部分时间里的走势变化较多,但不论其相对于前一日收盘价是处于高位、中位还是低位,全日大部分时间中其波动幅度不大,相对平稳。开盘后多数会有一个下滑过程,在开盘后1至2小时之间出现暂时低点后缓慢上行,约在开盘后3小时到达另一高点,之后开始放量快速下跌,很快跌破前市最低点,收盘前0.5小时出现下跌整理形态,然后继续下跌,几乎以最低点收盘。

意义与分析要领:

尾市打压型一般出现在振荡局面或多空僵持不下的敏感点位或时间上,属空头的一种蓄意影响多头士气的心理战。一般会借用某些尚未证实的传言消息进行配合。在出现暴跌前投资者如识破此型则以出货为佳,至少在第二天尚有补回的机会。这种借用的消息有真有假,如假则会再次上涨恢复振荡局面,如真则空头主力的佯攻即变为主攻,大幅下跌即开始。此型较易辨认。

3.平衡振荡势

平衡振荡势是即时盘走势中最复杂的一类。大体可分为振荡收敛型(包括三角型等)、平行振荡型(包括两级台阶型等)、不规则振荡型(包括探底反弹型、冲高回落型和尾市振荡型等)、小幅上升型和小幅下降型等。

(1)振荡收敛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3)。

图5.6.13 振荡收敛型

振荡收敛型的过程为开盘冲高,迅速回落,在开盘后0.5至2小时内出现阶段底部,之后进入盘局,终以次低价收盘。它的主要特点是全日的总振幅不大、开盘后1小时左右时间内又占去了绝大部分振幅,其余时间波动很小,呈现开盘振荡后收敛的走势。它可能全日运行在前一日收盘价以上或以下,一般在10个上证指数点(约1.5%)以内。

振荡收敛型代表观望情绪较重的市场局面。后市走向不明。投资者以观望为主。

(2)三角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4)。

图5.6.14 三角型

此型的主要特点是全日走势构成一个大三角形态。它可能先冲高后回落构成三角形的第一高点和第一低点,也可能先下跌后反弹。之后的股价在两个高低点之间振荡并不断减小振幅,形成一个大三角形态,一般为对称三角形,也有上升三角形或下降三角形出现。全日的总振幅不大,接近前一日收盘价附近。尾市0.5小时左右会出现振荡加大现象,一般会出现对三角形的上边或下边的突破再回调走势,收盘价接近三角形的平衡中心。

三角型与振荡收敛型类似,代表市场观望并寻找突破方向的局面,投资者一动不如一静。

(3)平行振荡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5)。

图5.6.15 平行振荡型

平行振荡型的特点是:全日振荡行情中的两个主要顶点连续和两个主要低点连线大体上保持水平。全日行情基本在两条水平线之间振荡,一般分别会有2—4次探顶和探底过程。此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下跳空10—20个指数点开盘的,一般开盘于平衡位置附近。在盘中上涨和下跌时均会出现成交量放大。

平行振荡型表现了空方突然进攻与多头的顽强抵抗。突然出现利空消息时常有此型,可以出现在敏感的价位或时间内。此型出现的前后时期股价振荡较大,如处于弱势应以出货为主要手段,如处于强势则可继续持股。

(4)两级台阶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6)。

图5.6.16 两级台阶型

两级台阶型可以是平开盘、高开或低开。在开盘后近2.5小时内服价窄幅波动于开盘价附近,形成一级台阶状,在开盘2.5小时前后出现明显下跌但幅度不大,之后在低点附近再次横向盘整形成第二级台阶。一般在收盘时会略有上翘。

此型从理论上看是多头抵抗失败图形,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不过也可能被主力当作诱兵之计使用(如1995年2月16日),此时即成为分批进货的时机。应结合其他信号综合分析。

(5)探底反弹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7)。

图5.6.17 探底反弹型

探底反弹型是平衡振荡势中出现最多的一型,约占20%以上、特点是全市主要走势可概括为“冲高、探底、反弹再回落”几个阶段。它的开盘冲高有时会省略,使开盘价成为一个高点,一般情况下冲高过程在开盘后0.5小时左右见顶回落,探底过程比较缓慢,图形一般较大,主要形态一般在开盘后1至2.5小时之间形成,主要为头肩底、复合头肩底或大双底形态。之后股价反弹,在开盘后3至3.5小时之间再次见顶回落,一般以中间价收盘。

探底反弹型属典型的盘整走势,不过当反弹高点达不到开盘高点时则会演变为盘跌走势。此型多出现于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的中段(如1994年6月至7月初、10月、12月和1995年1月多见)。盘整结束后原趋势不变,投资者应顺势而为。

(6)冲高回落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18)。

图5.6.18 冲高回落型

从形态上看冲高回落型与探底反弹型几乎是对称的。一般为低开或平开,开盘后缓慢上涨,在开盘1至1.5小时内出现第一高点,之后回档整理,在开盘2.5至3.5小时内出现第二高点,两个高点连线几乎水平,第二高点出现后股价快速回落至开盘价附近收盘。

冲高回落型属弱市中多头反抗的失败,一般后市看淡,持币观望为佳。

(7)尾市振荡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10-19和图10—20)。

图5.6.19 尾市振荡型(收敛)

图5.6.20 尾市振荡型(平行)

尾市振荡型在全日大部分时间里为振荡收敛型、三角型或平行振荡型走势,以平行振荡型为主,经2—3次分别探顶探底过程。在收盘前半小时突然拉抬股价冲破盘整顶部,之后有一半可能又突然大幅下跌回到盘整区收盘。全天表现为基本平稳、尾市大幅振荡的较刺激场面。

尾市振荡型多出现于大幅振荡市场或上升趋势的中段。出现于振荡市场是正常的(如1994年11月),如果出现于上升趋势过程中(如1994年8月中下旬和1995年3月中),则代表多头主力拉抬股价时的一种蓄意震仓行为,震出浮动筹码之后将继续上涨,此时投资者应以继续持股为主。振荡市中则应逢高派发、逢低买进。

(8)小幅上升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1)。

图5.5.21 小幅上升型

小幅上升型的主要特点是波动幅度较小,难以作为正常的上升势,仍然属平衡振荡势中的整理型之一。全市一般出现两波主要上涨过程。开盘后0.5小时可见全日低点,第一波上涨于开盘1.5小时见顶,开盘2小时见回档低点,开盘后2.5至3.5小时出现第二波上涨的顶部,之后出现回档,尾市上翘收盘于次高价。

小幅上升型属多方在弱市中的试探性进攻(如1995年1月至2月较多)。其幅度不足手续费支出。短线不宜介入,长线可少量建仓。

(9)小幅下降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2)

图5.6.22 小幅下降型

小幅下降型的主要特点是波动幅度较小,难以作为正常的下降势,仍然属平衡振荡势中的整理型之一。其过程中一般以单峰形态出现。全市出现两波主要下跌过程。轮廓特点类似于下降势中的两轮反弹型但幅度较小,另一不同点在于小幅下降型开盘高,收盘价接近前一日收盘价位置。

小幅下降型属空头打压力量不足的表现。重点看其在趋势中的位置决定后市操作。

4.上升逆转势

上升逆转势指在全日交易中股价先上涨后下跌的反转走势,包括上升中点逆转型和上升后市逆转型两种。

(1)上升中点逆转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3)

图5.6.23 上升中点逆转型

上升中点逆转型的前市和标准上升型的前市几乎相同。也有上冲、做底、上涨、中途整理的过程。但是此型在后市再次上涨出现顶部时(约在2至2.5小时间),会在很大成交量配合下急速下跌,迅速打破前市的整理形态低点甚至打破全日低点,使前市的上升幅化为乌有。后市一般会走出台阶式下跌型或下降整理型等下降势图形,最终收盘于次低点。

上升中点逆转型是一种杀伤力很大的转势图形,识破此型对于投资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说,此型在前市走势中很难与标准上升型区别,只能在后市开盘逆转出现后才能确认,但是此型有一个与标准上升型最大的区别可供投资者参考:上升中点逆转型的开盘半小时之内成交量极大,其后在上升时尽管成交量也有放大但持续时间短,还不及开盘时大成交量的维持时间长,这是识别此型的重要标志。

上升中点逆转型代表一轮中级上涨趋势的结束,以清仓出货为最佳操作,至少不应超过三分之一仓位。199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出现1052点时的指数走势图即为此型识破该型并清仓出货者岂不心情愉快。笔者即是当天清仓出货的,并且当天决定在一周之内不进行任何买入,其后上证指数连拉五阴。

(2)上升后市逆转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4)

图5.6.24 上升后市逆转型

上升后市逆转型在前三个小时交易中与上升势几乎相同。可能走出标准上升型或台阶式盘升型等。约在开盘后3小时前后在成交量配合下快速大幅下跌,使上升终止,收盘于中间价到次低价之间。

上升后市逆转型从形式上看与上升中点逆转型仅仅是逆转发生时间的区别,但其实质却区别较大。上升后市逆转型一般发生在个股行情活跃的振荡期,接近于尾市打压型的效果,是为了影响人气而做出的图形。上升中点逆转型是一种实质性的主力出货行为,因为它留出了较充足的出货时间,而上升后市逆转型是一种成本极小的虚张声势,所以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只能在接近尾市时采用偷袭战术,后一日跳空低开即达目的。

投资者如果当天出货在逆转发生前的高点,则后一日可以择低补回,如果未能高点出货则不宜杀跌,静观为佳。

5.下降逆转势

下降逆转势指在全日交易中股价先下跌后上涨的反转走势,包括下降中点逆转型和下降后市逆转型两种。

(1)下降中点逆转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5)

图5.6.25 下降中点逆转型

下降中点逆转型的前市基本上类似于无抵抗下跌型或台阶式下跌型。开盘2小时前后出现逆转走势,底部形态为头肩底、复合头肩低或W底。后市走势属于上升势,以高点或次高点收盘。

下降中点逆转型属于中级转势或短期振荡炒作都有出现,应结合前后日K线情况决定操作,一般以短线处理高抛低吸为佳。1994年10月7日上证指数图是此型的典型例子。

(2)下降后市逆转型的过程与分析(见图5.6.26)。

图5.6.26 下降后市逆转型

下降后市逆转型在全日前3个小时交易中以无抵抗下跌型为主。开盘3至3.5小时前后出现逆转走势,底部形态不规则,有头肩底和圆弧底等。其后的上升速度极快,以高位收盘。

下降后市逆转型属短期炒作振荡,投资者应以快进快出为主,持股时间不宜过长。

以上按上升势、下降势、平衡振荡势、上升逆转势和下降逆转势五个种类对股价即时盘走势进行了分类研究,大体上按形态特点划分为即时盘股价形态定式五种24个类型,原则上包括了即时盘股价走势的绝大部分。笔者1993至1996年经过4年的观察研究并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实际上,从1993年到1996年中,股价走势越来越符合即时盘股价定式24型的标准,只有1993年市场较小时走势不规则者较多。所以,可以认为将来的即时盘股价走势定式化趋向将更加明显。

原则上每只股票的即时盘走势都可利用即时盘股价定式进行分析,但从实践看,其图形往往不太标准,较难辨认,远不如指数图形容易掌握。在每日走势中,个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指数涨跃而涨跌的,即使被称为恶炒个股的时期也是如此,只不过幅度不一致而已。所以,应用即时盘股价定式对指数进行分析更为有效。

在五类定式应用中,上升势和下降势的实战图形往往比较接近标准过程,而平衡振荡势、上升逆转势和下降逆转势的实战图形则变化较大,尤其是平衡振荡势较难把握。在分析中必须抓住实战图形的整体大形态特点、不要纠缠细节变化,才能正确研判。

利用即时盘股价定式对即时盘进行分析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有待于在实践中长期检验。即时盘股价定式是对客观存在现象的一种归纳,实战效果也较好,将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刑天与黄帝争神最后结局怎么样
刑天与黄帝争神最后结局怎么样
刑天,中国古典神话著作《山海经》中虚构的人物,他原来的名字叫形天,后来因为世人的抄录错误,他的名字变成了刑天和刑夭。刑天是中国古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