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作用量原理

动力学中的一个变分原理。由保守系统的动力方程可以导出这个原理,也可自这原理导出动力方程。这原理可表述为:对于定常保守系统,作用量Tdt的积分的全变分为零。即

(1)

式中T为动能;t为时间;Δ为全变分记号。Δ与变分记号δ不同之处是:δt=0,而Δt0。将Δ与δ施于同一变量时,有关系式:

Δqq+Δt

因此Δ和δ两符号有关系式:

最小作用量原理还可详述为:对于定常保守系统,在广义坐标q和时间t的联合空间(qq,…,q;t)里,对于机械能E保持不变(即δE=0)的各条路径中,如果路径的端点(包括始点和终点)的全变分为零,则积分对于真实运动的路径和邻近的旁路比较,真实路径的积分是驻值。在一般实际情况中,式(1)确定的积分为极小值,最小作用量原理即由此得名。

对于一个质点,,因此式(1)成为

上式是1744年由 P.-L.M.de保梯最先提出的一个最小作用量原理。他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配合光学中的费马原则,说明光是一种高速运动着的微粒。L.-V.德布罗意和E.薛定谔等所创立的波动力学(现在都称它为量子力学)也受到力学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和光学中的费马原理的许多类似之处的发。后来L.欧拉证明这原理对于一个质点在有心力场中的运动也是成立的。J.-L.拉格朗日把这原理推广到N个自由度的保守系统并给予严格证明,所以这原理称为马保梯-拉格朗日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与哈密顿原理的相同点是:①两者都是作用量的积分的变分原理,对时间不长的运动,两者都是极小值;②两者都是在多维空间(qq,…,q;t)中真实路线积分与旁路线积分的比较;③这两个原理在所设条件下与保守系统的动力方程等效,三者可互相推导。最小作用量原理与哈密顿原理的不同点是:①哈密顿原理以为作用量,L为动势,最小作用量原理以为作用量;②哈密顿原理的始点和终点在多维空间(qq,…,qt)中为两定点,变分为等时的,即δt=0,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始点q和终点q的全变分为零。即Δq=Δq=0,且机械能E在各条路线上相同,即δE=0。两种作用量有关系式:

式中H为哈密顿函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