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提出了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继之,在党的西湖会议上,进一步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原则。随后,中国共产党的负责人向孙中山说明了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主张,孙中山欣然同意,愿意改组国民党。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坚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此后,在党的积极推动和帮助下,孙中山成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具体办理改组事宜。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选举了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经过这次大会,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转变成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到大革命的后期,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国民革命遭到失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新中国建设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推荐阅读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