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1-07 17:39:2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有位庖丁替梁惠王杀,只见他用手按住牛,肩膀往牛身上一靠,脚往下一踩,膝盖往前一顶,手起刀落,只需几下,那头牛顷刻间便皮肉分离了。杀牛时的动作和声音,竟像演奏“桑林之舞”的韵律和“经首乐章”的节奏一般和谐美好。

梁惠王说:“啊,妙极了!你的技术怎么能精熟到这般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研究牛体解剖的技巧,远远超过了对肢解牛的操作技巧的钻研。刚开始宰牛时,眼中看见的是一只完整的牛,经过三年,我已经完全掌 握了牛体解剖方面的学问,任何一只完整的牛摆在我的面前,我都能把它看成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的,由于了解了牛身体各部分之间组合的规律,因而在我的心 中,再也没有完整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要用手一摸,便对牛身上的各个部位都了如指掌,不必用眼睛去观看了。感觉器官已经不起作用了,而精神活动却积极起 来。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劈开筋骨之间的空隙,导向骨节间的窍穴;依照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一些支脉、经脉、筋骨肉、肌腱,以及筋脉交结的地方,我的刀 刃没有一点儿妨碍,更不用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师每年要更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在解剖牛;普通的厨师每月要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去砍骨头。到此 时为止,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用它宰杀的牛已有几千头了,可是,这刀刃却像刚刚开了口的新刀一样锋利。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牛的骨节间有空隙,刀刃又很 薄,以薄刀刃插进骨节间,宽绰有余,活动方便。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能像刚刚开口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遇到筋骨脉络交错聚集的地方,我也感到不易 下手,总是提醒自己谨慎小心。干活时目不旁视、动作舒缓、用力微妙,只需几下,牛的骨肉就松散开了,如一堆黄土散落在地上。这时我提刀站起,四周望望,心 满意足,把刀擦干净好好地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完后说:“好啊!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话,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上一篇:挂牛头卖马肉 下一篇:画蛇添足 声明:庖丁解牛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陈友谅的?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陈友谅的?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陈友谅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元朝末年,在各地农民起义军的反元战争中,朱元璋领导的武装成为—支十分引人注目的力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