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赵括

拼音:zhào kuò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9 11:52:3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赵括简介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约前310年-前260年),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也叫服子,其父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史书记载

赵括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伏弩射杀,40余万赵兵只得被迫投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此役为著名的长平之战

image.png

赵括因战败而断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记载,长平之战前,赵括之母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为将,指出赵括在人品方面(并未提到能力)有问题,并说:“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然而赵王不听,于是赵母问,如果赵括战败,自己是否可以不受株连,赵王同意了。赵括战败后赵母确实免受株连。

不过必须考虑的是,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

赵括被射杀(电视剧《铁血长平》剧照)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退一步讲,即使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人,大敌当前,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可见,直到赵括战死时,赵军仍旧能够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赵括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长平之战差一点儿成为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指挥官,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军"伤亡过半",这是赵括的杀敌成果。

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这是说,赵国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

当代东遨《过长平古战场》:"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这是说,赵括一直战斗到最后,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应该表彰。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人。他一开始只是个收田租的小官吏,后来被平[阅读]

  • 赵奢谏言遗书

    赵奢谏言遗书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阅读]

  •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又派人拿千金到赵国行反间之计,说:“秦国所畏惧的,是马服[阅读]

  •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左庶长于是率兵攻打赵国。[阅读]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三年而后绝”(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这场战役,以秦国军战胜,赵国军战败,并且投降赵军被尽数坑杀而告终。[阅读]

  • 白起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阅读]

  • 蒙毅

    蒙毅

      中文名:蒙毅   国 籍:秦朝   民 族: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职 业:官员   官 职:上卿   蒙毅(?―前210年),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阅读]

  • 蒙恬

    蒙恬

      中文名:蒙恬   国 籍:秦朝   民 族:华夏族   逝世日期:前210年(庚寅年)   职 业:将领   主要成就:收复河套地区,开发宁夏    [阅读]

  • 秦二世

    秦二世

      中文名:胡亥   别 名:秦二世   国 籍:中国(秦朝)   出生地:咸阳(今陕西咸阳)   出生日期:前230年   逝世日期:前207年   职 业:秦朝皇帝 [阅读]

  • 秦始皇

    秦始皇

    秦始皇帝(前259年1月-前210年8月10日),嬴姓赵氏,名政,时称秦王政,生于赵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引述《世本》称其为赵政。后世俗称嬴政,亦被某些文学作品称为“祖龙”。[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