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王钦若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23 11:44:1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王钦若(962年-1025年)是中国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字定国,谥文穆,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东门王家)人。王钦若是真宗时期的宰相,属于当时主和派的势力,主张把国都南迁,与当时主战的寇准对立。另一方面,他亦因为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2934349b033b5bb5fe8400283cd3d539b700bc90.jpg

生平

王钦若十八岁作《平晋赋论》献给宋太宗,又有屏联曰:“带晚烟归洞府,雁拖秋色过衡阳。”,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登淳化进士甲科。历任亳州(现安徽省亳州市)的防御推官[1]、秘书省秘书部,监庐州税、改太常丞、判三司理欠凭由司。真宗益器重钦若,召试学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蜀寇王均始平,为西川安抚使。咸平四年,授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以郊祀恩,加给事中。

钦若身材短小,脖子上有肉瘤,时人称“瘿相”。王旦生前不重用钦若,直到王旦死后,王钦若始大用,王钦若发牢骚说:“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王钦若是北宋开国以来第一位江南宰相。[2]

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亲征南下攻宋。宋真宗畏敌,听从王钦若、陈叟等大臣之计,欲迁都往金陵(今南京市)南逃,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事、提举河北转运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961年—1023年)力排众议,劝宋真宗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结果士气大振,订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王钦若挑拨宋真宗:“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后来寇准罢相。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伪造“天书”,封禅泰山王曾对仁宗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同年,与杨亿、陈彭年等奉命编纂《册府元龟》,全书一千卷,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完成。册府,是古代皇帝藏书册之府库,元龟即龟鉴的意思。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三月,加检校太师,加兵部郎,直史馆。[3]天禧元年(1017年),官至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任皇太子(即其后的宋仁宗)之师,但失势于丁谓。天圣元年(1023年)再任宰相,天圣三年(1025年)冬十月,兼译经使,病逝于前往传法院途中,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亲事及所亲信共二十余人恩荫作官,“国朝以来宰相荣恩,未有钦若比者”。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由韩非子创立的法学,也为秦朝这个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一生所写的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