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嬴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7 11:28: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侯嬴简介
侯嬴
侯嬴,战国时魏国人。家贫,年七十任大梁夷门守门小吏。信陵君闻其贤,迎为上客。前257年秦围赵,安釐王派将军晋鄙救赵,中途屯兵观望。他献计信陵君,请魏王宠妃如姬设法窃得兵符,并推荐勇士朱亥击杀晋鄙,夺取兵权,率军击败秦兵,因得救赵。
信义为后世人敬仰的侯嬴
侯嬴的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反倒引起了信陵君的兴趣。有一天,信陵君大办酒宴,招待宾客。等客人们都坐好了,信陵君却不入席,而是带着车马随从,专程到夷门去请侯嬴。为了表示对侯嬴的尊重,他还把象征尊贵的左边的座位空下来,留给侯嬴坐。
侯赢听说信陵君请客,也不推让,顾自收拾一下他的破衣、破帽,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信陵君空出来的左边的座位上。
当走到半路,侯嬴急让信陵君停车,说:“哎呀,市场里我有个朋友在那儿卖肉,就委曲你一下,随我一同去看看我的朋友吧!”信陵君毫不犹豫,亲自赶着车,来到了市场。
侯嬴的这个朋友名叫朱亥,是个卖肉的屠户。侯赢也不管信陵君着急不着急,站在那里同朱亥唠得亲亲热热。随从信陵君一起来接侯赢的随从们知道府上的宾客们早就等着信陵君接回侯羸开饭呢,又是信陵君亲自为侯赢驾车,引得街上的男女老少都来围观,都在心里骂侯嬴看不准火候。可是侯嬴却不紧不慢,回到了车上。
到了信陵君的府上,信陵君把侯嬴让到上座,并一一介绍给各位宾客。宾客们见等了半天等来的原是看门小吏,而且还坐了上座,个个都象被耍弄了一样,很不高兴。
直到这时,侯赢才站起来对信陵君说:“刚才我难为了你,其实是想看看你是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那个样子。我不过是个抱门闩、看城门的人,本不配劳驾公子亲自驾车去接,而公子却去接了。所以我故意让你招徭过市,让人们围观,让人们进一步认识你这位谦让下士的长者。”
就这样,侯赢成了信陵君的上宾。信陵君还问那位朱亥是怎样的人,侯赢告诉他:朱亥是位贤人,有勇有谋,只是世人还不了解他,才隐于市井之间。信陵君很想把朱亥也引为门客,便几次登门拜访。但朱亥却故意不回拜。这使信陵君觉得朱亥这个人很古怪。
历史评价
邹浩:嬴既无数家射覆占候之术,以探赜而索隐徒,以抱关之贱谋,夺其兵以成信陵之髙义,有始有卒不差毫厘,非其讲之有渐处之有素而能若是乎?
赵翼: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轲、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左建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也是司马迁精心描写、倾心歌颂的人物,不可忽视。尤其当信陵君危难之时,侯赢分析了局势,献窃符矫夺晋鄙兵之良策,荐朱亥助他成功,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即出人意料之对信陵君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此处真是惊心动魄,令人咋舌!侯赢的死,“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风尚”。
高西栋:侯生在选择了此计(窃符救赵)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死!侯生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的!司马迁笔下的侯嬴形象不仅以其超群的智慧打动了读者,更以其“仰之弥高”的人格力量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审美震撼!
自杀分析
一者,信陵君窃兵符的主意是侯嬴出的,怕魏王追究;
二者,朱亥是侯嬴介绍给信陵君的,并且告知信陵君用朱亥杀死晋鄙;
三者,侯嬴料想信陵君此去必不能再回来,也确实信陵君留在了赵国,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已走自己空留无意;
四者,侯赢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
- 李世民晚年荒淫生活:将美艳弟妹占为己有
- 李世民并非心甘情愿地“纳谏”;骨子里却满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货色。常说“屁股决定意识”一有什么地位,就是什么脾气。有多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