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03 09:57:3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向朗
别 名:向巨达
国 籍:蜀汉
民 族:汉族
出生地: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
职 业:官员、藏书家、学者
代表作品:《遗言戒子》
官 职:左将军、特进
封 爵:显明亭侯
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向朗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故,向朗转投为刘备手下。同年,刘备平定荆南,派向朗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zāng kē)郡太守,又被调往房陵任职。建兴元年(223年),后主刘禅继位,升任向朗为步兵校尉,又接替王连兼任丞相长史。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留向朗统领善后事务。
建兴五年(227年),向朗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参与第一次北伐。次年,因马谡街亭之败,使得北伐失利。马谡逃亡,向朗从以前就把马良、马谡兄弟当作圣人一样推崇 ,因此与马谡关系很好,于是这次他知情不报,诸葛亮十分忿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并让他回到成都。数年后,向朗复职,被任命为光禄勋。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向朗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被封为显明亭侯,赐位特进。
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刘禅立张氏为皇后(张皇后),命向朗以左将军职务代理丞相持节授予其皇后玺绶。同月,刘禅又命向朗代理丞相持节册封刘璿为太子。
向朗年少时虽然涉猎文学,然而不能自我约束坚持,所以只以为官才干著称。自从被罢免长史之职后,闲散无事将近二十年(《三国志》误作三十年) ,于是更加潜心的研究典籍,孜孜不倦。年过八十,仍然自己动手校勘书籍,指出谬误之处,他所积藏的书籍,是当时最多的一位。向朗开门接待宾客,诱导收纳青年,只谈论古书文义,不涉及时政,以此在当时颇为著名。上自朝中执政大臣,下及少年儿童,都很敬重他。向朗这种传授知识辅导后学的举动,开创了历史上私人藏书家对读者开放和辅导利用藏书的先河。
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由其子向条世袭其爵位。
廖立
本 名:廖立字 号:字公渊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武陵临沅官 职:长水校尉事 件:诽谤刘备,疵毁众臣 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阅读]
刘琰
本 名:刘琰字 号:威硕所处时代:三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官 至:车骑将军、卫尉、中军师爵 位:都乡侯 刘琰是豫州鲁国人,刘备在豫州期间,征任刘琰[阅读]
陈祗
本 名:陈祗字 号:字奉宗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汝南(今河南平舆)官 职:尚书令、镇军将军追 谥:忠侯 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阅读]
秦宓
中文名:秦宓别 名:秦子勑国 籍:蜀汉民 族:汉族出生地:绵竹(今四川德阳)职 业:学者主要成就:巧对张温代表作品:《奏记益州牧刘焉荐任安》《答王商书》官 职:大司农 秦宓,字子敕,是[阅读]
穆皇后
本 名:吴氏别 称:吴皇后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留谥 号:穆皇后陵 墓:惠陵 吴氏兄妹早年丧父,他们的父亲生前一直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阅读]
国渊
本 名:国渊字 号:字子尼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青州乐安盖县主要成就:平定田银、苏伯之乱职 业:将领、官员官 职:太仆 国渊年少时曾师从事奉郑玄。后来与邴原、[阅读]
-
-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怎么来的 关于除夕的故事
- 除夕的由来: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