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惠妃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2 16:29:2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纳喇氏

  别 名:惠妃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满族

  出生日期:17世纪

  逝世日期:雍正十年(1732年)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

  职 业:康熙帝妃子

  主要成就:生育皇长子、册为惠妃

  丈 夫:康熙帝

  儿 子:承庆、胤褆

  养 子:胤禩

  封 号:庶妃→惠嫔→惠妃

  清圣祖惠妃(?—1732年)纳喇氏,正五品郎中索尔和女,康熙帝妃嫔。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 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惠妃纳喇氏一生只晋升到妃而已,死后也未有任何晋封。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卒,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从墓葬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她当年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在宫中人缘并不差,后半生虽儿子获罪,但一直受到雍正皇帝的优养,终年七十多岁,属长寿善终。

  《永宪录》等史书记载说,惠妃叶赫那拉氏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惠妃之父为郎中索尔和,明珠之父是录额真(汉名佐领)尼雅哈,尽管他们都是金台石之后,但不是兄妹关系。明珠与索尔和同一祖父(金台石),明珠一度权倾朝野,后因为胤禔谋夺太子之位而遭康熙的不满,最终被抄家。其子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其词集《饮水词》独步清代词坛。 纳兰也作那拉,惠妃也可以称作是姓那拉氏,是叶赫部族的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与乌拉那拉氏有所不同。

  惠妃,早时深受汉儒影响习礼偏学,秉慧中淑。除鳌拜后明珠容若父子登上政治舞台,纳兰一族兴盛已始。此时庶妃纳喇氏诞下皇长子中宫即后诞下皇子,立长立嫡一时有了皇太子名分之争。此时的纳喇氏柔泽大气,秉性初纯。康熙十三年后,孝昭皇后后宫之事,惠妃荣妃等在宫中资历归望有了较大提升,成为朝中几大不可小视的后宫牵制。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沉淀了韶华如初的光芒,沉淀了宫中生活磨练的印记,悉心与坚韧,抚育着皇长子,同康熙历经长达八年的三藩平乱。二十年大封后宫,册以妃位居四妃之首,同荣妃以太后旨协助皇后处理六宫诸事。明珠亦进一步巩固了在朝中的地位,一时间风声鹊起。

  • 宜妃

    宜妃

      中文名:郭络罗氏   别 名:宜妃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满族镶黄旗   逝世日期: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   职 业:康熙帝最宠爱的[阅读]

  • 荣妃

    荣妃

      中文名:马佳氏   别 名:荣妃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满族   出生日期:17世纪   逝世日期: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闰三月初六   职 业:康熙[阅读]

  • 萧淑妃

    萧淑妃

      中文名:萧氏   国 籍: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兰陵   逝世日期:公元655年   职 业:唐高宗李治的妃嫔、萧淑妃   夫 君:唐高宗【李治】[阅读]

  • 武惠妃

    武惠妃

      中文名:武氏   别 名:惠妃、武惠妃   国 籍: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武后圣历二年(公元699年)   逝世日期: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阅读]

  • 德妃

    德妃

      本 名:德妃   所处时代:唐代   身 份: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妃 级:正一品   祖 父:阴寿   父 亲:阴世师   发现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 [阅读]

  • 华妃

    华妃

      姓名:年世兰(年羹尧的妹妹)   位分:华妃 敦肃皇贵妃   进封历程:华妃——华贵妃——年妃——华妃——年答应——敦肃贵妃年氏(追封)——敦肃皇贵妃年氏(追封)  [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