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李之芳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5 21:48:2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李之芳

别 名:字邺园,阁老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武定(今惠民县)

出生日期:1622年

逝世日期:1694年

职 业:清代官员

主要成就:平定耿精忠之乱,平定台湾

代表作品:《李文襄公集》《棘厅草》

谥 号:文襄

  李之芳(1622年—1694年),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康熙五年(1665年),李之芳巡查浙江盐政,对于官场腐败如实上奏皇帝,奏请严肃巡盐考核,注意官员俸禄罚除,不久,李之芳升任吏部侍郎。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月,李之芳以兵部侍郎身份离京去杭州“总督浙江军务”,参与平定了反清势力。康熙十三年(1673年),李之芳又率兵平定了耿精忠之乱。康熙十七年(1677年),李志芳率领军队攻打子午口,攻克了八仙、老洞,敌军营垒基本铲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南巡,李之芳前往迎驾,随即被召回北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进入内阁办事”,被尊为“阁老”。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离职家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病逝于家,享年72岁,康熙帝赐“文襄”。雍正十一年(1733年),武定州奉旨将李之芳列祀于贤良祠。

主要成就

  整顿吏治

  李之芳一生戎倥偬,平定三藩中狄精忠等反贼,,剿灭福建等地余寇;李之芳主张整顿吏治和司法,不畏权贵、奖罚分明,肃正了政治风气。李之芳编写了《赋役全书》把赋税徭役法律化,同时也主张轻徭薄赋,赢得了皇帝的重视和百姓的爱戴。

  军事思想

  耿军马九玉部衢州失败后,撤至江山、常山与衢州之间修城筑垒,准备长期的战略对峙。而粮道则设在江山东北的大溪滩。李之芳深知,《孙子兵法·势篇》中主张在敌我双方正面对峙时,应聚之以势,击之以奇。即以强大的气势来压制对方,并在势的压制下,出奇兵以小的代价击破敌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如以大军在马九玉阵前以常法之战形成对峙,而用变法之战以奇兵袭击粮道,马九玉则首尾不能相顾,不战自溃。

  平定台湾

  李之芳在担任兵部尚书期间,根据自己在平定三藩过程中的对江浙、福建地形的熟悉和与郑经作战的经验,积极向康熙皇帝建议攻打台湾,康熙采纳。康熙二十二年(1686年),五月李之芳命施琅攻台湾,八月,施琅驻军入台湾,台湾平定。

  重视民生

  李之芳出任山西巡按期间,每次到民间巡查,必先细访民间疾苦,其次,李志芳禁止州县官员虚张声势劳民伤财大办欢送仪式。李志芳向顺治皇帝上书:“必先有可生之民,而后才有可征之赋”。请求减轻农民负担,革除随意向百姓摊派钱粮的陋规,使不少贪官解绶,势豪屏息,主张发还难民子女,赈济被战灾民,并发放耕、种子,使灾民能迅速发展生产。另外,李之芳令定海总兵牟大寅斩锦将、童耀等疏通海运,贼寇抢夺百姓的船只、器械全部归还百姓,恢复生产。

  • 吴应熊

    吴应熊

      中文名:吴应熊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634年   逝世日期:1674年5月18日   职 业:额驸、少傅兼太子太傅   封 爵:三等子[阅读]

  • 鳌拜

    鳌拜

      中文名:瓜尔佳·鳌拜   别名:Oboi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约1610年   逝世日期:1669年   职业:辅政大臣,太子太傅   主要成[阅读]

  • 吴三桂

    吴三桂

      中文名:吴三桂   别名:长伯,月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宁前屯卫中后千户所(绥中县)   出生日期:1612年(壬子年)   逝世日期:1678年[阅读]

  • 康熙

    康熙

      中文名:爱新觉罗·玄烨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出生日期:1654年5月4日(甲午年)   逝世日期:1722年12月20日 [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由韩非子创立的法学,也为秦朝这个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一生所写的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