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27 10:32:2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李慈铭
别 称:越缦老人
字 号:字爱伯
号莼客
所处时代:清末
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
出生时间:1830年
去世时间:1894年
主要作品:《越缦堂日记》
主要成就:旧文学的殿军

李慈铭(公元1830年~1894年),晚清官员、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
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人物生平
李慈铭自幼聪颖,勤思好学,博览群书,为越中俊才。十二三岁即工诗韵,深受汉学大师、学正吴晴舫器重,有“越中俊才”之称。一生仕途并不得意,11次参加南北乡试,无不落第而归。咸丰九年(1859)北游京城,将捐资为户部郎中,不料为人欺哄,丧失携资,落魄京师,其母因此变卖田产以遂其志,而家道由此中落。
同治九年(1870),41岁始中举。光绪六年(1880),51岁始中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他为此特地刻了一枚履历闲章自嘲,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补山西道监察御史,任内巡视北城,督理街道,均尽其职。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也不避权势显贵,甚至当面折人、议论臧否,因此常常受人嫉恨,遭人诋毁。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战败,闻讯忧惧,咯血而卒,时年66岁。袁行云先生不无感慨地评曰:“其人品、词章、学问,俱有可称,是亦未可轻议也。”
孙诒让
本 名:孙诒让别 称:效洙字 号:字仲颂 号籀庼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温州瑞安出生时间:1848年9月16日去世时间:1908年6月20日主要作品:《周礼正义》、《墨子[阅读]
陈宝琛
中文名:陈宝琛外文名:Chen Baochen别 名: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国 籍:中国(清朝)民 族:汉族出生地:福建闽县螺洲出生日期:1848年10月19日逝世日期:1935年3月5日职 业:官员、[阅读]
载泽
本 名:爱新觉罗·载泽别 称:载蕉字 号:字荫坪所处时代:清末民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1868年3月17日去世时间:1929年6月主要作品:《考察政治日记》主要成就:外出考察外国[阅读]
王闿运
中文名:王闿运别 名:壬秋、壬父、湘绮民 族:汉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府出生日期:1833年逝世日期:1916年职 业:晚清经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等籍 贯:湖南[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