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胡铨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4 21:28: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胡铨

别 称:胡忠简

字 号:字邦衡

          号澹庵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吉州庐陵

出生时间:1102年

去世时间:1180年

主要作品:《澹庵词》《胡澹庵先生文集》

主要成就:刚直不阿,乞斩秦桧

官 职: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

封 爵:庐陵郡开国侯

追 赠:通议大夫

谥 号:忠简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人物生平

  早立卓然

  胡铨自小潜心学问,强记博览。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民众呼声。”又说:“现在的宰相不比过去的晏殊,枢密、参政又不是过去的韩琦杜衍范仲淹。”答问长达一万多字,高宗看到而惊异,打算把他列为第一名,有人忌恨他的耿直,移为第五名。

  登第之后,胡铨被授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军事判官,未上任,恰逢隆佑太后(孟皇后)为避金兵逃到赣州,金兵随后追击,胡铨以漕司檄文统摄本州幕僚,召募乡丁辅佐官军抵御。因功受赏,转官承直郎。后为父服丧,并随乡人萧楚学习《春秋》。

  绍兴五年(1135年),张浚设都督府,辟举胡铨任湖北仓属,胡铨没有赴任。有诏令到都堂审察,兵部尚书吕祉以贤良方正推荐他,获高宗赐对,任枢密院编修。

  乞斩秦桧

  绍兴八年(1138年),金国派遣张通古、萧哲二人作为“江南诏谕使”,携带国书,在王伦的陪同下,来到南宋都城临安进行和谈。金使态度极其傲慢,目中无入,对南宋当局百般侮辱。但高宗和秦桧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与金使议和。此举激起了朝中大多数大臣与全国军民的义愤,纷纷起来反对。胡铨反对议和最为激烈,他上书高宗,对金国议和的阴谋进行揭露,而且要求高宗斩下秦桧、王伦、孙近的首级。他还表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东海而死,也决不在小朝廷里求活。

  胡铨这篇奏疏一经传出,立即产生强烈反响。宜兴进士吴师古迅速将此书刻版付印散发,吏民争相传诵。金人听说此事后,急忙用千金求购此书,读后,君臣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奏疏上报之后,秦桧认为胡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诏令除名,贬送昭州(今广西平乐)管制,并降诏传告朝廷内外。给事中勾如渊、谏议大夫李谊、户部尚书李弥逊、侍御史郑刚中等人纷纷想方设法出面营救,秦桧迫于公论,只得改派胡铨去广州监管盐仓。

  甘心流窜

  绍兴九年(1039年),改为签书威武军判官。

  绍兴十二年(1142年),谏官罗汝楫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诏令除名,贬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管制。

  绍兴十八年(1148年),新州守臣张棣攻讦胡铨与宾客唱酬对答,诽谤怨恨朝廷,胡铨再被贬至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崖城)。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秦桧死,胡铨量移至衡州。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胡铨获准随意居住。

  屡议朝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胡铨复职奉议郎、知饶州。孝宗召他入对,胡铨上奏修德、结民、练兵、观衅四事。孝宗说:“朕很早就听说你耿直诚实。”任命他为吏部郎官。

  隆兴元年(1163年),迁任秘书少监、擢任起居郎。针对自隆兴北伐失败后朝中的议和之风,胡铨多次上表予以反对。

  当时发生旱灾、蝗灾和星变,孝宗下诏垂询政事缺失,胡铨应诏上书数千言,全篇引用《春秋》记载灾异的方法,论述政令缺失的情况有十种,而上下情不合的情况也有十种,并说:“四目明白,四耳通达,虽有共、之乱,不能堵塞。秦二世赵高为腹心,刘邦项羽横行而没有听说;汉成帝杀死王章,王氏移鼎而没有听说;汉灵帝杀死窦武陈蕃,天下崩溃而没有听说;梁武帝信任朱异侯景斩关夺隘而没有听说;隋炀帝信任虞世基,李密称帝而没有听说;唐明皇驱逐张九龄,安、史包藏祸胎而没有听说。陛下自从即位以后,号召延揽宾客,与我同时召来的张焘、辛次膺、王大宝、王十朋,现在张焘已离开朝廷了,辛次膺离开朝廷了,王十朋离开朝廷了,王大宝也将离去,只有臣还在。以言论为避讳,而想堵塞灾异的根源,臣知道必然不能做到。”

  胡铨又说:“过去周世宗刘旻击败,周世宗处斩败将何徽等七十人,军威大震,果然打败刘旻,夺取淮南,抚定三关。一天之内处死七十位将领,哪里还有将领可以使用?但周世宗终能恢复失地,这难道不是因为无能懦弱的人离开,而勇敢的人出来了吗?近来宿州之败,将士死于敌手的布满原野,而败军之将以得到的金银贿赂权贵以求得自解,上天以灾异昭示人们,陛下必须信赏必罚以顺应天道变化。”他又谈论台谏官说:“今朝廷大臣以箴默不言为贤,取悦陛下为忠,导致唐德宗时‘卖直’那样的事发生,正所谓‘一言丧邦’。”孝宗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

  金朝请求和议,胡铨说:“金朝知道陛下锐意恢复中原,因此用好话欺骗我,希望绝口不要说‘和’字。”孝宗将边防事宜全部交付张浚,而王之望、尹穑等人专主议和排挤张浚,胡铨当廷斥责他们。胡铨兼任权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张浚儿子张轼被赐金紫,胡铨收缴上奏,认为不应当这样对待勋臣子弟。张浚与胡铨交情深厚,胡铨不顾忌这一点。

  十一月,孝宗就战和问题向朝臣征求意见,与会的十四人中,力主和议的占一半,模棱两可的占一半,反对议和的不过胡铨一人。朝廷任命他为宗正少卿,胡铨请求外任,没被允许。

  早先,金将蒲察徒穆、大周仁以泗州地投降,萧琦率兵一百人投降,诏令都授予他们节度使。胡铨说:“接受投降自古以来都是件棘手的事情,六朝七次得到河南地区,但很快又都丧失;梁武帝时侯景将河南地区来投降,不久台城沦陷;本朝政和、宣和年间,郭药师从燕云来投,不久成为中国祸患。现在金朝三大将前来归附,给予高官厚禄,优待他们的部队,以维系中原民心,是不错的。但让他们驻在都城附近,万一他们包藏祸心,作为内应,将来会后悔莫及,希望不要任命他们掌管兵权,把他们的部众迁移到湖、广地区以杜绝后患。”

  隆兴二年(1164年),胡铨兼任国子监祭酒,不久任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八月,孝宗因灾异避住偏殿减少膳食,诏令廷臣议论政事缺失和当前急务。胡铨认为救灾是当务之急,同金讲和是政事缺失,认为“今日之议若成,则有可吊者十;若不成,则有可贺者亦十。”并举“十吊”之事,再次反对议和。

  射阳拒敌

  隆兴北伐失败后,金兵继续向商、秦之地推进,两淮局势亦危急,楚州、昭关、滁等地先后失守,只有高邮守臣陈敏顽强地拒敌于射阳湖(今江苏东部)。形势十分危急,胡铨受命以本职措置浙西、淮东海道。一面上表弹劾拥兵不救的大将李宝,敦促他迅速出师救援;另一方面又亲自带兵上前线抗金。时值严冬腊月,河水冻结,胡铨身先士卒,手持铁锤下河击冰。将士们深受鼓舞,一鼓作气,奋勇作战,终于击退了金兵的入侵。许久后,提举太平兴国宫。

  恩宠日隆

  乾道(1165年-1173年)初年,胡铨带集英殿修撰职出知漳州,又改知泉州。上朝奏事后,被留朝为工部侍郎。胡铨入宫轮对,说:“少康以一旅之师恢复夏禹基业,今陛下富有四海,不只一旅,而即位已经九年,恢复过去基业的效果还未显著。”又说:“天下多水旱灾害,左右不上报,这是为国谋画者的过错,应该让有司迅速做好防灾准备。”并请求致仕。

  乾道七年(1171年),胡铨任宝文阁待制,留侍经筵。他再次请求离职,得以敷文阁直学士外任宫观官。辞行时,胡铨仍以归还陵寝、恢复故疆力言,孝宗说:“这是朕的志向。”并问他回到哪里,胡铨说:“回到庐陵,臣以前在岭海曾经训解经书,想写成此书。”孝宗特赐其通天犀带,以示宠荣。

  胡铨归去后,献上所著《易》、《春秋》、《周礼》、《礼记解》,孝宗诏令有司收藏于秘书省。不久,复任原官,升龙图阁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转提举玉隆万寿宫,进升端明殿学士。

  归家长逝

  淳熙六年(1179年),孝宗召胡铨归经筵,胡铨以疾病极力推辞。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获准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五月,胡铨病危,弥留之际,仍口授遗表,期望孝宗“舍己为人,安民和众”,牢记家仇国恨,收复失地。他自己则愿学习唐代名臣张巡“为厉鬼以杀贼,死亦不忘!”旋即辞世,享年七十八岁。孝宗闻讯后,特赠他为通议大夫。

  淳熙十三年(1186年),孝宗追赐胡铨谥号为“忠简”。

  • 王彦

    王彦

      中文名:王衍  别 名:王宗衍,王化源  国 籍:中国(前蜀)  民 族:汉族  出生地:许州舞阳(今属河南舞钢)  出生日期:899年  逝世日期:926年  职 业:皇帝  年 号:乾德[阅读]

  • 胡安国

    胡安国

    本 名:胡安国别 称:胡文定公字 号:字康侯 号青山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建宁崇安出生时间:1074年去世时间:1138年主要作品:著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主要[阅读]

  • 叶适

    叶适

    本 名:叶适别 称:水心先生、叶忠定字 号: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宋人(汉族)出生地:温州永嘉出生时间:1150年5月26日去世时间:1223年2月21日主要作品:《水[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杀害兄弟,囚禁父亲而被千古诟病。然而,军事政变的背后鲜为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