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察罕帖木儿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08 16:02:5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名:察罕帖木儿

别称:李察罕

字号:字廷瑞

所处时代:元朝末年

民族族群:色目人

出生地: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

追封:忠襄王、颍川王

谥号:献武、忠襄

氏族:乃蛮氏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察罕帖木儿》《历史人物:元顺帝脱脱、扩廓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元史·百官志五》《新元史·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氏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颖州,所以变为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

  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反元起义之后,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七年(1357年),援陕西,败红巾军于凤翔,收复关中。次年,率军入援大都,并分兵屯晋南、太行诸隘。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占大宋红巾军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回师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乘山东红巾军内讧,分兵五路,水陆并进,招降田丰、王士诚,陷济南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 其后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承继了他的地位和兵

  察罕帖木儿是有元一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在他短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以平定天下、匡复社稷为己任,将区区数百之众奋起义兵,东征西讨,南战北平,几以一师之力歼灭百万红巾军,力挽元政府于倾覆,克复了自红巾军起义后四分五裂的北中国。然而就在他即将消灭红巾军东路军余部的时候,却为叛将暗杀,遇难益都。察罕帖木儿的死,是蒙古民族的一大不幸,却是汉民族的绝对大幸,更是朱元璋的大幸。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儿的死信不由得大喊:“天下无人矣!”这既是对察罕帖木儿的死法感到可惜,又是对从此元朝丧失了能阻挡自己的重要将领而大感庆幸。体现出朱元璋对察罕帖木儿的重视、佩服等种种心情。察罕帖木儿是元末挽救元朝的重要希望,他一死,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 朱元璋

    朱元璋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姓朱,御讳元璋,原名重八,后更名兴宗,字国瑞,生于濠州钟离之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庙[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成吉思汗之死:解读成吉思汗三道著名的遗嘱
成吉思汗之死:解读成吉思汗三道著名的遗嘱
揭秘: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第一道遗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