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陈景润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07 09:29: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陈景润

外文名:chen jing run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出生日期:193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1996年3月19日

职 业:数学家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数学系

主要成就:“1+2”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丰碑

                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等成果遥遥领先

                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妻 子:由昆

儿 子:陈由伟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 黎曼

    黎曼

    中文名:波恩哈德·黎曼外文名: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别 名:黎曼国 籍:德国出生地:汉诺威王国亚梅尔恩布列斯伦茨出生日期:1826年9月17日逝世日期:1866年7月20日职 业[阅读]

  • 库默尔

    库默尔

    中文名称:库默尔外文名称:Kummer,Ernst Eduard出生日期:1810.1.29逝世日期:1893.5.14   库默尔(Kummer,Ernst Eduard,1810.1.29-1893.5.14)德国数学家。生于索拉乌(Sorau,今波兰[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