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紫鹃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7 15:06:2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紫鹃

  别 名:鹦哥、紫鹃姐姐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籍贯:金陵

  职 业:原贾母丫头,后林黛玉丫头

  主要成就: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主 子:贾母、林黛玉

  紫鹃,《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使宝玉痴病大发。后40回黛玉死后,她被派到宝玉屋里做丫头,后跟贾惜春出家,终身服侍惜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紫鹃的着墨不多,在红楼里很不引人注目,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六位,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紫鹃作为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她没有自己的主体故事,所有故事都是围绕黛玉展开的,但她以自己的勇敢、真诚、多思、聪慧等品性与黛玉结下了大观园中最真挚的姐妹深情。在这种深情中,紫鹃成了贾府中唯一真心支持宝黛爱情的人,同时也是除宝玉之外唯一一个真正关爱黛玉的人。在《红楼梦》一书的众丫鬟中,紫鹃以自己的无私果敢,聪慧率真成了其中最没有奴性而又个性独特的女孩,是红楼中精神比较健全,品格比较高尚的女性。

  紫鹃支持宝黛爱情,为其奔走劳累是得不到任何一点好处的,而且还有违背上层主子意愿遭责斥的危险,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做着自己认为有用的事,丝毫不曾畏惧。在那样一个封建没落的社会,又在那样一个充满自私、倾轧、奸诈的世态人情炎凉的环境中,紫鹃这样一个无私而善良的少女出现是多么难能可贵。当众人反对甚至破坏着宝黛那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时,紫鹃却无所畏惧坚定地支持着他们,忘我地为其争取着,以至于天真而幼稚地向那老奸巨滑的薛姨妈请求支援宝黛爱情。

      第57回中薛姨妈来到潇湘馆,谈到婚姻问题,她毫无诚意地引逗黛玉说:“我想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齐全?”天真无邪的紫鹃抓住这个机会,跑出来笑道:“姨太太既有主意,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然而薛姨妈一句话就让紫鹃戛然而止,没有留下任何后患:“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红楼梦》)虽然行动没有成功,但紫鹃勇敢、真诚的性格早已跃然于纸上。

  • 金鸳鸯

    金鸳鸯

      中文名:金鸳鸯   拼 音:jin yuan yang   身 份:贾母的大丫头   性别:女   品 质:自重自爱 从不自傲   所属作品:《红楼梦》   金鸳鸯是红[阅读]

  • 麝月

    麝月

      中文名:麝月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职 业:丫鬟   出 处:《红楼梦》   朝 代:清朝   性 别:女   麝月,《红楼梦》中人物,是主人公[阅读]

  • 贾宝玉

    贾宝玉

      中文名:贾宝玉   其他名称:宝二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   饰 演:欧阳奋强(87版电视剧)于小彤,杨洋(新版)马天宇(黛玉传)   登场作品:红楼梦   生 [阅读]

  • 秦可卿

    秦可卿

      中文名:秦可卿   其他名称:秦氏,蓉大奶奶,可儿,兼美   饰 演:张蕾/夏丽蓉(87版电视剧)   配 音:柳青(87版电视剧)   登场作品:红楼梦   性 别:女 [阅读]

  • 史湘云

    史湘云

      中文名:史湘云   其他名称:枕霞旧友,史大姑娘,云妹妹   饰 演:郭霄珍(87版电视剧)   登场作品:红楼梦   性 别:女   排 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五位[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