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湛若水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8 10:29:1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湛若水

别 名:字元明,号甘泉

国 籍:明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主要成就:建立“甘泉学说”

代表作品:《湛甘泉集》,《心性图说》 ,《杨子折衷》

谥 号:文简

  湛若水,明成化二年丙戌十月十三日(11月20日)巳时出生于增城县甘泉都沙贝村(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 。父湛瑛早丧,由母陈氏抚养成长。若水自幼聪敏,因故14岁始入学,16岁往广州府庠就读,明弘治五年(1492),他27岁(弘治五年)中举人,29岁往江门就学于陈献章(号白沙),毅然焚掉“路引”(赴考证件)以表学习决心。潜心研究心性理学,数年间学业大进。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学识大为长进深得陈的赏识,因而成为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弘治十一年三月,白沙在信中赞其学术成就曰:“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第二年将“江门钓台”作衣钵传与若水执掌,作《赠江门钓台》跋:“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珍重!珍重!”弘治十三年(1500年)白沙卒,若水为之服丧3年。若水不乐仕进,后在母亲和广州府佥事徐弦再三规劝下,至弘治十七年,始奉母命北上考试,受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留读于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会考,文章受主考张元桢,杨廷和赞赏,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若水步入仕途后,有机会在中原宣扬其理学。当时与王阳明(守仁)、吕柟、王崇等人相与论道,学者相从甚众,声誉日隆。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

  正德七年(1512年)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达安南国,归国时婉谢安南王厚馈,深得远人之心,归后作《南交赋》。50岁时母亲病势,从京奉柩归葬,在家守墓三年。满服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达4年。若水讲学讲究方法,要学生先习礼,明学规,现静坐聚精会神,然后才授课。

  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吴廷举、御史朱节向朝廷推荐起用若水,始回京复职,补翰林院编修,同修武宗实录。次年转翰林院侍读。又次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历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转礼部左侍郎,预南北郊分祭议。

  嘉靖三年(1524),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历任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湛若水考取进士后,除长期担任朝廷的官职外,致力于在南京、扬州、番禺、增城、南海等地开设书院讲授理学,尤其是不遗余力地传播白沙学说。他在讲学中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并在弘扬白沙学说时有所创新,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被誉为“甘泉之学”。时人将他创立的理学“广派”与理学的另一大儒王阳明创建的“浙学”并称为“王湛之学”,分执明代中叶理学的耳。他的影响几及全国各地,其门徒达4千余人。由于向他求学的人太多,以致在授学时往往要用弟子间代为传授的方式进行。

  68岁由礼部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71岁转南京吏部尚书。 74岁转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此时安南王莫登庸叛乱,嘉靖皇帝欲亲征,若水上《治权沦》疏,反对出兵,因与文武大臣之议不合、遂请求致仕。75岁致仕,从此结束宦途生活、沿东南山水,游览讲学而归。回广州后,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天关原名铜关,因若水曾任吏部尚书,俗称“天官”,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即今广州东风中路一带)。

  若水官历两京,所至迭创建书院,著书、讲学不息,回粤后更专心讲学,故《广东新语》称:“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约素,推所有余以给家人弟子,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于会城(广州)则有天关,小禺、白云、上塘、蒲涧等书院”。或时到西樵,回增城、登罗浮、上南香讲学。在西樵有大科、增城有明诚、南香山有莲洞、新塘有读岗和甘泉等书院。若水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工书法,生平著作及诗文积逾千卷。将致仕前曾在新塘江畔建钩台,纪念其师陈白沙,并作讲学、憩息之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二日病逝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5岁。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廿五日归葬天蚕岭(增城永和镇)。

  隆庆元年(1567年)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湛若水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造就了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获准退休返回家乡,自此往返广东境内各地讲学。遗著有《心性图说》与《圣学格物通》。

  • 杨廷和

    杨廷和

      本名:杨廷和  别称:杨文忠  字号:字介夫;号石斋  主要作品:《杨文忠公三录》  主要成就:历仕四朝,二朝首辅,革除弊政  官职:左柱国、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杨[阅读]

  • 王守仁

    王守仁

      中文名: 王守仁  别 名 :王阳明、王文成  国 籍:明朝  出生地自组织: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  出生日期 :1472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 :1529年1月9日  职[阅读]

  • 王阳明

    王阳明

      中文名:王守仁   别 名:王阳明、王文成   国 籍:明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   出生日期:1472年10月31日   逝[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被称为什么?王勃的代表作是什么?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被称为什么?王勃的代表作是什么?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
夸父逐日的历史意义
夸父逐日的历史意义
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更何况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