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玫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13 11:26:4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朱玫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1998年11月8日
职 业:新闻记者
朱玫(?-1998年11月8日),金庸的第二任妻子,亦是其患难之妻。
1956年5月1日,朱玫与金庸结婚。金庸草创《明报》,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还曾变卖首饰支撑《明报》。等到事业成功,婚姻却出现裂痕。1998年11月8日,朱玫病死在香港,而替她拿死亡证的则是医院员工 。
金庸草创《明报》,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还曾变卖首饰支撑《明报》。1959年他们的大儿子查传侠出生后,正是《明报》草创之际,筚路褴褛,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成为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女记者,夜半渡口留下了他们夫妻的身影,还有一杯咖啡两个人分享等故事。那确实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相濡以沫的历史。
《明报月刊》初创时期,金庸全力以赴,日夜忙个不停,那时他们家在九龙,已有二男二女,朱玫除了照顾孩子,几乎每天从家中送饭到港岛。1968年的《明报》编辑会议记录中都表明,朱玫常以"查太"身份出席。《华人夜报》创刊,她担任社长,之后还是《明报晚报》的采访主任。
等到《明报》稳居香港大报地位,《明报》王国颇具规模,在事业成功之时,由于金庸有婚外情,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最终走向离婚。朱玫则提出了两大离婚条件:一是金庸付一笔钱作为补偿;二是要继任者去扎输卵管,才可与金庸结婚。朱玫这样做,是为她的孩子着想。据说金庸答应了这两个条件。自然这些都无法得到确证,离婚则是事实。他与朱玫离婚,"得不到好朋友们的谅解。"
林燕妮在《香江第一才子--查良镛》文中写到朱玫"也属性刚之人",《明报周刊》总编辑雷炜坡结婚时,在郊外举行婚礼,她也到场祝贺。金庸问:"要不要我送你回家?"朱玫只回以淡淡一句:“不用了。”
最后,朱玫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后半生,1998年11月8日她病故于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享年六十三岁。替她拿死亡证的,既不是她的前夫,也不是她的儿女,竟然是医院的员工,晚境之凄凉令人唏嘘,与金庸晚年的风光更是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对不起朱玫……”金庸对记者说。
-
- 苏洵为什么是大器晚成 苏洵的经历
-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