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张景惠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3 15:29:4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张景惠

别 名:字叙五

国 籍:中国

民 族:满族

出生地:辽宁省台安县

出生日期:1871年6月21

逝世日期:1959年1月11日

职 业:军阀、伪满洲国国务总理

毕业院校:东北陆军讲武堂

信 仰:神道教

代表作品:《国民训》

上 级:张作霖

性 别:男

  张景惠(1871年6月21日-1959年1月11日),字叙五,满族,辽宁台安人。奉系军阀首领。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

  1871年生于奉天八角台(今辽宁台安县)一个农民家庭。张景惠青年时代,跟随其父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上。当时各地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大,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当时张作霖遭到土匪金寿山的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自己情愿当副手,从此张景惠对张作霖言听计从。“九·一八”事变,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八·一五”光复,被苏军逮捕,关押于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死于战犯管理所。

  人物生平

  1906年,张作霖任后路巡防营统领,张景惠也随之升为管带。

  1910年,张作霖指示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人,以现任管带身份进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并让张景惠随时将奉天军政动态报告张作霖。民国初年,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张景惠任该师团长。

  1917年,汤玉麟因张作霖重用王永江而与张作霖交恶时,张景惠最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升任第53旅旅长。

  1918年2月,张景惠率53旅劫持了直系从日本购置的一批军火,先后增编7个混成旅,张作霖提升他为暂编奉军第1师师长,随后被任命为奉军前敌湘西司令。

  1918年8月,张景惠侦知杨宇霆徐树铮相互勾结,用奉军名义,私自招募新兵4个旅,发展个人势力,密报张作霖,遂使徐、杨被逐。张景惠升任奉军副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

  1920年9月,北京政府又发表张景惠为察哈尔都统兼陆军16师师长。

  直奉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被委以重任,担当奉军西路总司令。但他战无决心,行动迟缓,整个战局因西路溃败而败。战争结束后,张景惠寓居北京,直系曹锟贿选为大总统后,新设全国国道局,特任他为督办,张作霖深恨之。1925年冬,张景惠因母病故,不敢奔丧,求张作相、吴俊升说情,张作霖乃准其回籍治丧。

  张景惠回来先到奉天,见到张作霖就痛哭流涕、叩头谢罪。张作霖原谅了他,委其为奉天督军署参议,作为张作霖的代表,奔走于京、津之间。1926年以后,先后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1928年6月4日,随张作霖返奉,身受重伤。

  1928年底,张学良任用他为东省特别区长官。因与张学良相悖,遂在东北易帜后,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之职。“九·一八”事变,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八·一五”光复,被苏军逮捕,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

  送别张作霖

  张景惠对张作霖的忠心,在张作霖被炸死后,得到了体现。

  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因元帅林正在建筑,尸体就暂厝在帅府院子里。“九·一八”事变后,张家人撤到关内,日本人占领了大帅府,便把张作霖的棺材移到珠林寺停放。这一放就是六年,可怜生前风光无限的张作霖死后孤零零地躺在荒凉的珠林寺,没人看管,连点香火味都享受不到。时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张景惠不忍把兄弟如此凄凉,便张罗给张作霖下葬。日本人也琢磨,张作霖的尸体长久停放在珠林寺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便同意让张作霖下葬。张作霖老家海城的乡绅听说要安葬张作霖,联名上书,请求将张作霖安葬在海城。在奉天的张作霖当年的老部下,也纷纷出面,请求把张作霖安葬在已完工的元帅林。报纸上也刊出一些呼吁文章,吁请“伪满洲国”当局给张作霖风光下葬?日本人一看,张作霖的下葬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不由得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哪里是下葬,简直就是回光返照,借尸还魂!日本人本想收回成命,让张作霖烂在珠林寺算了。可又一想,国际舆论、民间呼声也不好完全视而不见。日本人为此左右为难,头痛不已。

  就在日本人拿不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时,张景惠出了个主意:把张作霖葬在锦县驿坊。这锦县驿马坊,埋着张作霖的母亲和原配夫人赵氏,也算是张家的家族墓地。张景惠的建议让日本人眼前一亮,这驿马坊地处偏远,没有元帅林那么扎眼,也不像海城离奉天那么近。把张作霖葬在这里,基本上隔绝了他在老窝——奉天和海城的影响,对国际舆论和东北老百姓也算有个交代。所以,日本人马上同意了张景惠的建议。

  下葬地选好了,可由谁操办却又成了问题。由“伪满洲国”的名义显然是不合适的,伪满洲国原本就是赶走张家后建立的,如果再由其操办,有哭耗子的嫌疑。日本人在这时候更是不会接手,这时日本人想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协和会”。由“协和会”来办张作霖的葬礼再合适不过。当时“协和会”的会长恰巧是张景惠。于是,日本人便把张景惠推到前台,以张作霖把兄弟的身份来张罗。

  当年在洮南结拜时,张景惠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全权操办“老疙瘩”的丧事。而张作霖更不会想到,自己日后命归九泉之下时,这些结拜兄弟已天各一方,汤玉麟、张作相在关内,冯德麟、吴俊升、马潭、孙烈臣已死,就剩下一个形单影只的四哥给自己送葬。

  按日本人的意思,张景惠给张作霖设计了一个既不算隆重也不算简单的葬礼。一切准备就绪,却找不着打幡的人。按中国的习俗,打幡必须由儿子来,可张作霖的八个儿子此时都不在关东,这可急坏了张景惠。像张作霖这样的大人物,下葬时总不能连打幡人也没有吧?无奈之中,张景惠找到张作霖大姐,请她的儿子、也就是张作霖的外甥来给他打幡。

  1937年5月3日,张景惠以“协和会”的名义在奉天为张作霖举行了规模还算可以的“慰灵祭”。“慰灵祭”结束后,平板车载着张作霖的棺材,浩浩荡荡地去往奉天车站。然后由奉天开出一列专列直达石山车站,将张作霖下葬在驿马坊,墓穴选在张作霖原配赵氏的墓旁。

  在张作霖的灵前,张景惠说了些什么,史料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想象得到,面对被日本人炸死的把兄弟,当了日本人走的张景惠,大概也不好意思夸耀什么。

  伪满总理

  当“总理”,有时真糊涂有时假糊涂

  “伪满洲国”的首位“总理”是郑孝胥,但郑孝胥只干了不到两年,便因言获罪,被日本人免了职。时任“参议府议长”的张景惠,接任“总理大臣”。张景惠在“总理”任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可称为满洲国政坛的不倒翁。

  张景惠何才何能,能在风雨飘摇的“伪满”政坛上屹立不倒?本庄繁土肥原贤二在致日本天皇的电报中一语道破此中奥秘:“(张景惠)在满洲有一定声望,但毫无学问,又无大志远谋,手下尽阿谀之辈,全无人材之所言。臣等为我帝国一贯政策速达目的计,必使此等人物为图利用可也。 ”

  张景惠也确实如日本人所说,做事毫无主见,一切唯日本人之命是从。张景惠对日本人的奴颜婢膝,是个十足的、彻底的大汉奸,彻头彻尾的败类!日本人要啥给啥!为了支持日本人侵略中国,张景惠连国务院办公楼门窗上的铜拉手都卸下来给日本人造子弹了。

  有一次,张景惠在家看见报纸上一条醒目的标题:张景惠将访问朝鲜。张景惠吓了一跳,心里直犯嘀咕:“妈的,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他的秘书官、日本人松本益雄,张景惠装出很随意的口气:“松本先生啊,我刚才从报纸上看到访问朝鲜的事,请问是否真有其事啊? ”

  松本毕恭毕敬地回答:“总理阁下,我因公务繁忙,未向阁下提及,访问朝鲜的事是吉冈先生定的。 ”

  张景惠小心翼翼地问:“那具体安排是怎样的呢? ”

  松本还是十分客气:“日期定在20日,请阁下放心,一切我都会替你安排好的。 ”

  张景惠应道:“好好好,一切听松本先生的安排。 ”

  张景惠轻轻地放下电话,偷偷地看了一眼窗外,骂道:“我操你八辈祖宗,小日本鬼子! ”

  骂归骂,张景惠还得乖乖地“率”团出访朝鲜。

  1943年11月5日,东条英机纠集召开了所谓的“大东亚会议”,张景惠和伪南京政权的精卫都参加了会议,还有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等被日军侵略国的代表团,这些国家都是日本扶植起来的“孩子国”。

  会议在东京召开,为此东京夜间全市不见光,彻底防空。虽然东京当时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但对开会的外宾,宴会的烟酒都是外国的名牌货。会议发布了《大东亚共同宣言》,宣称日本发动的是“圣战”。东条英机除了对日本的侵略战争进行了一番粉饰歌颂外,还要求亚洲各地区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合作,以圆“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

  会上,张景惠甚至建议,这样的会议要每年开一次。可惜,此时日本的侵略战争已经每况愈下了。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70万日本关东军土崩瓦解。《合众社》曾报道了这么一件事:苏联红军进驻长春时,溥仪领一些重要官员出逃,张景惠率领余下的官员前往迎接。苏军军官想从张景惠口中得知溥仪和日本顾问的下落,便问他:“你知道溥仪和他身边那些日本人去哪了? ”

  张景惠答道:“不知道。 ”

  苏军军官又问:“长春一共有多少日军,现在都在哪? ”

  张景惠还是回答:“不知道。 ”

  苏军军官极其恼火,堂堂“总理”怎么连长春的驻军都不知道?便拍着桌子,厉声问道:“那你知道你有几个老婆? ”

  张景惠回答说:“三个,嗯……两个……不对,好像是三个。 ”

  苏军军官忍无可忍,戏弄道:“你知道,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

  张景惠挠着头,看了看窗外,说:“今天是晴天。 ”

  • 殷汝耕

    殷汝耕

    中文名:殷汝耕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福州出生日期:1883年逝世日期:1947年祖 籍:浙江平阳身 份: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   殷汝耕(1883—1947),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抗战[阅读]

  • 刘郁芬

    刘郁芬

    中文名:刘郁芬别 名:刘兰江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河北清苑出生日期:1886年逝世日期:1943年职 业:汪伪汉奸   刘郁芬(1886—1943),字兰江,河北清苑人。曾任第十六混成旅参谋长[阅读]

  • 黄郛

    黄郛

    中文名:黄郛别 名:黄膺白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上虞出生日期:1880年逝世日期:1936年职 业:代理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府委员毕业院校:东京振武学校主要成就:入同盟会,参与[阅读]

  • 关书范

    关书范

    中文名:关书范国 籍:中国出生地:吉林宁安出生日期:1912年   关书范,吉林宁安人,1912年出生,17岁参加共青团,成为宁安青年学生中最活跃的革命份子。1934年被捕,在狱中,他面对日本[阅读]

  • 王克敏

    王克敏

    中文名:王克敏别 名:王叔鲁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出生日期:1876年5月4日逝世日期:1945年12月25日职 业: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脑   王克敏(1876年5月4日-1945年12月25日[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