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苏东坡载酒时游处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1 16:58:3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从凌云山的山门拾级而上,左边是陡峭的石壁,右边是汹涌澎湃的江水。上行数十步,有一个“载酒亭”。载酒亭斜对面山岩上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八个大字,字迹工整端庄,运笔流畅凝重。据说是明代崇祯年间嘉州知州郭卫宸所书。

苏东坡载酒时游处

苏东坡载酒时游处

明朝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郭卫宸虽有整饬朝纲之心,但由于受到奸臣排挤,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他在嘉州任职时,为排遣心中郁闷,常去凌云、乌尤游览散心,将自己糊涂于山水之间。

有一天,郭卫宸带着一群州吏僚佐,登上凌云山。只见凌云诸峰拥翠,景色清幽,茂密的树林掩映着重重寺宇,朱楼画檐隐没在绿阴丛中。香风阵阵,鸟语嘤嘤,山水之乐,使郭卫宸开怀忘情。一时兴起,他将乌纱帽摘下,把绶带也丢在一边,叫役吏们在岩前林阴下摆起酒来。这时候也不分什么上下尊卑了,大家席地而坐,临风把盏,吆呼传喝,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

郭卫宸似醒非醒似醉非醉,朦胧中见岷江上飘来一叶扁舟。舟中立着一长髯老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捻长须,朗声唱道:

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郭卫宸一听,暗想:这不是东坡先生的句么。再看船上老翁,正是飘然笠翁苏东坡。郭卫宸连忙起身,跌跌撞撞,向岷江一揖:“东坡仙翁无恙!晚生有幸,得会先生于此。待我移酒船上,痛饮三杯如何?”说完,他就向临江的峭壁走去。

役吏们大惊,连忙把他拉住,指着江面那叶小舟说:“老爷,那是只打船。”

郭卫宸听了,如梦方醒,大喊:“拿纸笔来!”役吏们不敢怠慢,呈上文房四宝。郭卫宸乘着酒兴,提笔写了八个一尺见方的大字:“苏东坡载酒时游处”,随即对役吏们说:“找个刻石高手给我刻到那石壁上去。”

谁知榜文贴出去三个月,却无人应招。一天,有个瞎老头让小孩牵着,将榜文撕了下来,兵丁们立即把他带进了知府衙门。

郭卫宸见是一个瞎子,生气了,说:“你这老头儿也老糊涂了,怎么撕起榜文来了!”瞎老头昂首说:“大人不是在找刻石高手吗?”郭卫宸见这瞎老头口气不小,便问:“姓甚名谁?

家住哪里?”老头摆摆手说:“山野之人,无须留名。只因景仰东坡为人,特地来献拙艺。”郭卫宸心想:三个月来无人揭榜,姑且让他试一试吧。于是点头同意,叫他百日之内必须完工。

原来那瞎老头是方圆百里有名的石匠,三年前,因双目失明,只得放下手锤铁钻。他听说知州张榜为东坡先生刻石,三个月无人揭榜,就忍不住让小孙子牵着,撕下了榜文。

老石匠让徒弟们搭好脚手架,将知州的亲笔字在岩上勾出印迹,就叮叮当当凿起来。他凿一阵,摸一阵;摸一阵,又凿一阵。烈日晒着他的脸膛,江风吹着他的衣襟,他不动不摇,像一棵老松树一样扎在石岩上。到底是人老眼瞎,不如当年了。他凿呀刻呀,凿了九九八十一天,才刻出“苏东坡”三字。

老石匠扳着指头一算,不禁着了慌,只有十九天了,可还有五个字没刻。他恨自己成了睁眼瞎,痛苦地用拳头擂击双眼。突然,他感到眼冒金星,“苏东坡”三字在他眼前放出了毫光。他不相信,揉揉眼睛,这才明白自己的双眼复明了。眼前,山是那样的秀丽,水是那样的澄碧,鸟儿是那样的欢快,蜂蝶是那样的可爱。老石匠高兴得流下眼泪,扑倒在“苏东坡”三个大字上。

眼睛复明的老石匠精神振奋,浑身是劲,挥起手锤铁钻,叮叮当当凿打起来。他不分白日黑夜,渴了,喝口江水;累了,靠在岩边歇口气。一口气刻了十天,提前九天将“苏东坡载酒时游处”镌在了岩壁上。

郭卫宸听役吏禀告,说老石匠刻“苏东坡”三字时双眼复明,现已镌刻完工,心中十分惊奇,亲自带了银子到凌云山来。他站在岩下,见老石匠功力非凡,与自己的书法相得益彰,十分高兴。欲拿银子酬谢,才发现老石匠已不知去向。

如今,凌云山上的“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八个字,仍清晰可见。它不仅留下了隽永雄健的书法,留下了东坡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也留下了人民群众对东坡的怀念之情。

上一篇:苏东坡钓台会 下一篇:李时珍药渣倒路口 声明:苏东坡载酒时游处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蔡泽说范雎
蔡泽说范雎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