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孔夫子与间谍活动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2:27:5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春秋后期,齐国大夫田常要专权,可又怕其他大夫反对,故以伐鲁转国内矛盾。   孔子识破田常的阴谋,为了使鲁国免遭攻击,急忙召集众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在,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今吾欲屈节于田常救鲁,二三子谁为使?孔子弟子子贡自请出使,以保孔夫子祖坟的安宁,充当“生间的角色。   子贡作为使节在春秋各国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离间活动,终于保住了鲁国。   子贡第一站,首先到了齐国,见了田常大夫说:鲁国城低池浅,狭窄贫瘠,君主愚蠢,大臣无用,而吴国墙高城厚,粮草充足,兵精器重,应当首先攻打吴国。田常听后,问是什么意思,子贡又说:内部有难办之事应先攻外部强敌。外有强敌先攻软弱的对象,攻鲁胜了不能成为骄傲的本钱,也不可能显示出你带兵的功劳,这对你很不利,而攻吴,则没人指责你的过错,带兵的大臣一出,也没有人和你争权,你就成为齐国的惟一主宰。子贡又说:我让吴国救鲁,你就迎战吴国。田常听后,十分高兴。   然后,子贡到了吴国,告诉吴王说:作为霸主,是不允许有强敌与其对抗的。现在齐要伐鲁,正是你树立威信的大好机会,拯救鲁国而陷齐国干困境。可以安抚众诸侯,伐无道君主,威服强盛的晋国。吴主则认为,应先灭越国,防其报仇。子贡又说服吴王:伐越是怕齐国,勇敢的人不应逃避困难,仁德的人不为约束所拘泥,聪明的人不会放过有利的机会,守信义的人决不灭绝异国的后代,拯鲁代齐成晋,各国诸侯就会朝见吴国,霸业可成,并向吴王表示自愿说服越王共同伐齐。   子贡又到越,见了越王说:没有报仇的意思,而让人怀疑是笨拙的,有报仇的意思而让别人知道是不会成功的,尚未行动而让对方知道是危险的。越王连连点头求计。子贡又说:吴王残暴,国内动荡,正是你报仇的机会,你应表示顺从,以屈求伸。于是越王就派大臣文种去见吴王,表示愿披坚执锐,代替吴王去受箭石之击,联合伐齐。   最后,子贡又到了晋国,道出了吴伐齐后必伐晋的道理。于是晋乘吴伐齐胜利后,又同吴国大战,打败了吴国。越亦乘机袭击吴国,杀了吴王夫差,称霸东方。   至此,子贡的出使,保住了鲁国,搞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增强了晋国,又使越国称霸,真所谓“存鲁、“乱齐、“强晋和“霸越。子贡的出使,真可谓“其策特妙,其辩尤精。所以清朝朱逢甲所著我国古代间谍史籍——《间书》中留下了“圣门高弟如子贡,尝用间以成功矣,“子贡之间,即《孙子》五间之生间也的记载。

上一篇:何氏天子呼来不上床 下一篇:总督府“冤鬼” 声明:孔夫子与间谍活动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